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5-16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 主要创新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社区银行概述 | 第21-29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2.1.1 社区银行的定义 | 第21页 |
2.1.2 社区银行业务的界定 | 第21-22页 |
2.2 社区银行的特征 | 第22-24页 |
2.2.1 资产规模较小、经营机制灵活 | 第22页 |
2.2.2. 能及时获取相关信息、有效降低风险 | 第22-23页 |
2.2.3 主要为中小企业和居民家庭提供金融服务 | 第23页 |
2.2.4 主要从事关系型信贷业务 | 第23页 |
2.2.5 经营资本多元化 | 第23-24页 |
2.3 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必要性 | 第24-29页 |
2.3.1 社区银行有助于我国城镇化的发展 | 第24页 |
2.3.2 有利于为实体经济"补血" | 第24-25页 |
2.3.3 有利于提升社会信用水平和协调社区发展 | 第25页 |
2.3.4 有利于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 | 第25-26页 |
2.3.5 有利于拓宽居民的投资和增值渠道 | 第26页 |
2.3.6 正确引导民间社会资本的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 第26-29页 |
第三章 我国社区银行发展分析 | 第29-35页 |
3.1 国内社区银行探索 | 第29-31页 |
3.1.1 我国社区银行发展分析 | 第29-31页 |
3.1.2 国内各家银行在社区银行上的经营思路 | 第31页 |
3.2 我国发展社区银行面临的挑战 | 第31-35页 |
3.2.1 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32页 |
3.2.2 金融监管不到位 | 第32页 |
3.2.3 缺乏完善的信用体系 | 第32-33页 |
3.2.4 银行经营业务的扩大和信息技术进步带来新的竞争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山西社区银行具体实践分析——以J银行为例 | 第35-41页 |
4.1 J银行经营概况 | 第35页 |
4.2 J银行社区银行发展实践 | 第35-37页 |
4.2.1 社区支行业务贡献占比 | 第36页 |
4.2.2 社区银行成本收益分析 | 第36-37页 |
4.3 J银行社区银行的管理 | 第37-41页 |
第五章 国外社区银行发展状况及其先进经验 | 第41-47页 |
5.1 国外社区银行的发展现状 | 第41-42页 |
5.2 国外社区银行的实践分析 | 第42-44页 |
5.2.1 美国社区银行的实践分析 | 第42-43页 |
5.2.2 澳洲社区银行的实践分析 | 第43-44页 |
5.2.3 日木社区银行的实践分析 | 第44页 |
5.3 国外社区银行发展的经验启示 | 第44-47页 |
5.3.1 因地因时的发展 | 第44-45页 |
5.3.2 适当的政府介入 | 第45页 |
5.3.3 准确的市场定位 | 第45-47页 |
第六章 推动我国社区银行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7-51页 |
6.1 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 第47-48页 |
6.2 构建有效的社区银行监管框架 | 第48页 |
6.3 制定切实可行的支撑政策 | 第48-49页 |
6.4 推进征信体系建设 | 第49页 |
6.5 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 第49-5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1、结论 | 第51页 |
2、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