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及缩略语 | 第1-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1 引言 | 第13-25页 |
·ALV-J病毒的介绍 | 第14-21页 |
·ALV-J的病毒分子学 | 第14-16页 |
·ALV-J的流行病学 | 第16-17页 |
·ALV-J的免疫抑制性 | 第17-18页 |
·ALV-J的致病机制及组织嗜性 | 第18-19页 |
·ALV-J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 第19页 |
·ALV-J的诊断方法 | 第19-20页 |
·gP85囊膜糖蛋白的生物学作用 | 第20-21页 |
·黏膜免疫的发生基础 | 第21-22页 |
·重组干酪乳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 第22-23页 |
·双抗夹心ELISA方法的研究 | 第23-25页 |
·双抗夹心ELISA方法的实验原理 | 第23-24页 |
·双抗夹心ELISA方法的特点 | 第24页 |
·双抗夹心ELISA方法的在国内外的应用 | 第24-25页 |
·酶标抗体的制备原理 | 第2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34页 |
·菌株、抗体、实验动物及待测样品 | 第25页 |
·主要仪器与材料 | 第25-26页 |
·常用溶液与试剂 | 第26页 |
·PMG36E-GP85/ L.CASEI.菌株的培养 | 第26-27页 |
·待检病毒的培养 | 第27页 |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27-28页 |
·口服免疫生产多克隆抗体 | 第27页 |
·多克隆抗体的纯化 | 第27-28页 |
·多克隆抗体的检测 | 第28-30页 |
·间接ELISA对多克隆抗体效价的检测 | 第28页 |
·琼脂扩散方法对多克隆抗体效价的检测 | 第28-29页 |
·运用Western blot对多克隆抗体进行鉴定 | 第29-30页 |
·酶标抗体的准备 | 第30-31页 |
·酶标抗体的制备 | 第30-31页 |
·酶标抗体效价的检测 | 第31页 |
·双抗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 | 第31-32页 |
·单抗包被浓度以及酶标多抗稀释度的选择 | 第31-32页 |
·抗体包被时间的优化 | 第32页 |
·酶标二抗工作时间的优化 | 第32页 |
·封闭液选择的优化 | 第32页 |
·夹心ELISA方法临界值的判定 | 第32页 |
·双抗夹心ELISA方法的性能评定 | 第32-34页 |
·特异性试验 | 第32-33页 |
·敏感性试验 | 第33页 |
·重复性试验 | 第33-34页 |
3 结果 | 第34-40页 |
·多克隆抗体的检测结果 | 第34-36页 |
·每周对小鼠血液中IgG水平变化的检测 | 第34页 |
·多克隆抗体效价的检测 | 第34-35页 |
·pMG36e-gp85蛋白与多克隆抗体的Western-blot | 第35页 |
·琼脂双扩散法测定多抗效价结果 | 第35-36页 |
·酶标抗体效价的结果 | 第36页 |
·单抗包被浓度以及酶标多抗稀释度的确定 | 第36-37页 |
·双抗夹心ELISA各个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37-38页 |
·抗体包被时间的优化 | 第37页 |
·酶标二抗工作时间的优化 | 第37-38页 |
·封闭液的选择结果 | 第38页 |
·双抗夹心ELISA方法的性能评定 | 第38-40页 |
·特异性试验检测结果 | 第38-39页 |
·敏感性试验结果 | 第39页 |
·重复性试验结果 | 第39-40页 |
4 讨论 | 第40-42页 |
·关于多克隆抗体的生产和酶标 | 第40页 |
·关于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概述 | 第40-41页 |
·注意事项 | 第41-42页 |
·引起OD值偏低的原因分析 | 第41页 |
·引起OD值偏高的原因分析 | 第41-42页 |
5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及著作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