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银行中间业务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2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概述及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中间业务的定义 | 第16页 |
·中间业务的分类 | 第16-18页 |
·中间业务的特点 | 第18-19页 |
·较少使用自身资金 | 第18页 |
·不构成表内资产与负债 | 第18页 |
·中间业务的种类多、范围广 | 第18页 |
·主要以接受客户委托开展 | 第18-19页 |
·中间业务营销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 第19页 |
·企业营销战略理论 | 第19页 |
·市场细分理论 | 第19-20页 |
·市场定位理论 | 第20-21页 |
3 齐鲁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1-28页 |
·齐鲁银行总体经营状况 | 第21页 |
·齐鲁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 第21-25页 |
·中间业务品种日渐丰富 | 第21-23页 |
·中间业务收入不断增加 | 第23页 |
·中间业务贡献度日益提高 | 第23-24页 |
·网上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良好 | 第24-25页 |
·齐鲁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产品种类单一且结构不合理 | 第25-26页 |
·产品不能很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 第26页 |
·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 第26页 |
·齐鲁银行中间业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业务营销与客户需求存在错位 | 第26页 |
·缺乏专业的营销人才储备 | 第26-27页 |
·中间产业营销意识淡薄 | 第27页 |
·营销电子信息技术过于匮乏 | 第27页 |
·中间业务营销管理机制落后 | 第27-28页 |
4 齐鲁银行中间业务营销环境SWOT分析 | 第28-35页 |
·齐鲁银行中间业务营销的内部优势 | 第28-29页 |
·中间业务品种、范围不断拓宽 | 第28页 |
·中间业务收入和贡献度逐步提升 | 第28页 |
·运用互联网开展中间业务能力增强 | 第28页 |
·与外资银行合作具备一定优势 | 第28-29页 |
·跨区域经营及营销形成自身优势 | 第29页 |
·齐鲁银行中间业务营销的内部劣势 | 第29-30页 |
·产品种类有待进一步提升 | 第29页 |
·产品市场定位不够明确 | 第29页 |
·营销管理有效性不强 | 第29-30页 |
·人力资源、智力支持不够 | 第30页 |
·声誉受损波及营销效果 | 第30页 |
·齐鲁银行中间业务营销的外部机会 | 第30-32页 |
·济南市经济发展态势较好 | 第30-31页 |
·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完善 | 第31页 |
·科技创新保持良好态势 | 第31页 |
·居民对中间业务需求上涨 | 第31-32页 |
·齐鲁银行中间业务营销的外部威胁 | 第32-33页 |
·外资银行竞争日益加剧 | 第32页 |
·潜在替代产品的压力 | 第32页 |
·分业经营限制了产品创新 | 第32页 |
·金融脱媒加剧的冲击 | 第32-33页 |
·齐鲁银行中间业务营销环境SWOT分析总结 | 第33-35页 |
5 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营销经验及启示 | 第35-42页 |
·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营销经验 | 第35-37页 |
·商业银行的混业化经营方式 | 第35-36页 |
·重视中间业务营销品种扩张 | 第36-37页 |
·多样化的中间业务营销策略 | 第37页 |
·采用先进的中间业务营销手段 | 第37页 |
·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迅速的原因 | 第37-39页 |
·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 | 第37-38页 |
·政策松动扫清了障碍 | 第38页 |
·进一步提升的融资方式 | 第38-39页 |
·齐鲁银行与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营销对比分析 | 第39-40页 |
·中间业务范围相对狭小 | 第39页 |
·中间业务发展相对缓慢 | 第39页 |
·服务观念的差异化 | 第39页 |
·中间业务经营环节差异 | 第39-40页 |
·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营销的启示 | 第40-42页 |
·开发信息技术是中间业务营销的助推器 | 第40页 |
·培养专业人才是中间业务营销的关键因素 | 第40页 |
·实行混业经营是中间业务营销的制度保障 | 第40-42页 |
6 完善齐鲁银行中间业务营销的策略 | 第42-50页 |
·梳理经营方式,鼓励中间业务营销 | 第42页 |
·通过立法鼓励混业经营方式 | 第42页 |
·制定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 | 第42页 |
·积极拓展、升级中间业务营销范围 | 第42-43页 |
·不断扩大中间业务的营销范围 | 第43页 |
·积极推动营销产品转型升级 | 第43页 |
·建立自身具有特色的品牌 | 第43页 |
·加大引入、推广信息技术以提升营销成效 | 第43-44页 |
·加快中间业务营销信息平台 | 第44页 |
·加大中间产品营销的创新力度 | 第44页 |
·转变营销观念,培养专业营销人才 | 第44-45页 |
·积极转变中间业务营销理念 | 第44-45页 |
·全面引进、培养综合营销人才 | 第45页 |
·建立营销人才资源管理体系 | 第45页 |
·完善中间业务营销组织管理体系 | 第45-46页 |
·统筹协调以提高营销积极性 | 第46页 |
·成立专门的中间业务营销部门 | 第46页 |
·不断加强中间业务营销风险管理 | 第46-47页 |
·完善中间业务营销的会计制度 | 第46-47页 |
·建立营销监控信息管理系统 | 第47页 |
·加强营销内部控制和监管制度 | 第47页 |
·合理运用策略组合,制定科学营销规划 | 第47-50页 |
·针对实际科学运用组合营销策略 | 第47-48页 |
·制定长期的营销发展规划 | 第48页 |
·综合运用多种促销策略 | 第48-50页 |
7 结论及展望 | 第50-52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0页 |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