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晚熟基因定位以及相关基因克隆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综述第8-30页
   ·水稻综述第8-9页
     ·水稻的进化第8页
     ·水稻的区域分布第8-9页
   ·研究背景第9-30页
     ·水稻抽穗期相关的基因第11-17页
       ·抽穗期相关基因的核酸多态性第11页
       ·已克隆的抽穗期相关基因第11-17页
     ·模式作物拟南芥的抽穗期调控第17-24页
       ·拟南芥开花途径第17-22页
       ·拟南芥开花模式第22-24页
     ·水稻抽穗期调控途径第24-30页
       ·自主途径第24-25页
       ·pps途径第25-26页
       ·光周期途径第26-30页
   ·研究目的第30页
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30-35页
   ·水稻材料第30页
   ·实验方法第30-35页
     ·杂交第30-31页
     ·生育期统计和分析第31页
     ·取材第31页
     ·水稻叶片总DNA的提取第31-32页
     ·微卫星标记分析第32-33页
       ·微卫星引物第32页
       ·PCR扩增第32-33页
     ·电泳第33页
     ·早熟基因的初步定位第33页
     ·生育期基因的扩增及比对第33-35页
       ·生育期基因的扩增第33-34页
       ·生育期基因的比对第34-3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5-54页
   ·生育期田间统计第35-38页
     ·亲本的生育期对比第35-36页
     ·F_2的生育期统计第36-38页
   ·晚熟基因的初步分析第38-51页
     ·吉香B×窄叶青8号第38-48页
       ·初步定位第38-40页
       ·Hd3a基因在吉香B和窄叶青8号间的差异第40-41页
       ·Hd3a的进化树的构建第41-48页
     ·吉香B×R143第48-51页
       ·初步定位第48-50页
       ·DTH7基因第50-51页
   ·其他抽穗期相关基因比对分析第51-54页
     ·Ef7基因第51-53页
     ·Ef1基因第53-54页
4 讨论第54-59页
   ·Hd3a功能以及与其他抽穗期基因的关系第54-55页
   ·Hd3a核酸多态性第55页
   ·DTH7作为生物钟基因的一员第55-56页
   ·DTH7协同Ghd7和DTH8解释水稻抽穗期的多样化第56-59页
参考文献第59-71页
致谢第71-72页
附录1 测序引物第72-73页
附录2 Hd3a和DTH7的序列第73-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赤霉素的混配营养液对烤烟钾素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四川4个主产区烟草淀粉和蔗糖分解酶类及其基因表达的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