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新声》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0页 |
一、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一)关于编者的研究 | 第8页 |
(二)关于版本的研究 | 第8-9页 |
二、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第一章 《盛世新声》的成书、编选特点 | 第10-19页 |
第一节 《盛世新声》的成书背景 | 第10-12页 |
一、帝王对剧乐的政策由严加控制到趋于宽松 | 第10-11页 |
二、正德年间正气受抑,邪气日滋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盛世新声》的编者及版本介绍 | 第12-14页 |
一、《盛世新声》的编者 | 第13页 |
二、《盛世新声》的版本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盛世新声》的编撰体例 | 第14-16页 |
第四节 《盛世新声》的选本理念 | 第16-19页 |
第二章 《盛世新声》及其与元明散曲选本的对比 | 第19-39页 |
第一节 《盛世新声》的套数和小令 | 第19-21页 |
一、《盛世新声》所选套数体式的特点 | 第19-20页 |
二、《盛世新声》所选的小令 | 第20-21页 |
第二节 《盛世新声》所选的套数题材归类 | 第21-27页 |
一、节庆祝颂类 | 第21-22页 |
二、写景咏物类 | 第22-24页 |
三、闺情怨别类 | 第24-25页 |
四、归隐慕道类 | 第25-27页 |
第三节 《盛世新声》所选的小令题材归类 | 第27-28页 |
第四节 《盛世新声》与元代散曲选本的对比 | 第28-32页 |
一、《盛世新声》对元代曲选的吸收与借鉴 | 第28-30页 |
二、《盛世新声》与元代曲选的差异与突破 | 第30-32页 |
第五节 《盛世新声》与明代散曲选本的对比 | 第32-39页 |
一、《盛世新声》与《词林摘艳》的传承 | 第33-36页 |
二、《雍熙乐府》、《北宫词纪》、《南宫词纪》简介 | 第36-37页 |
三、《盛世新声》与四种曲选的对比 | 第37-39页 |
第三章 《盛世新声》的价值 | 第39-45页 |
第一节 《盛世新声》的文学价值 | 第39-42页 |
一、南曲创作渐渐繁盛 | 第39-41页 |
二、戏曲在明代中期走向繁荣 | 第41-42页 |
第二节 《盛世新声》的社会价值 | 第42-45页 |
一、粉饰太平 | 第42-43页 |
二、助长玩乐之风 | 第43-45页 |
余论 《盛世新声》的地位、影响和不足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一:《盛世新声》所选的套数题材分类 | 第48-58页 |
附录二:《盛世新声》所选曲文作者考辨 | 第58-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