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多齿氮配体钌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对醇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符号说明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前言第10页
   ·过渡金属催化醇氧化的研究进展第10-18页
     ·钌配合物催化的醇氧化体系第11-16页
     ·其他过渡金属催化的醇氧化体系第16-18页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18-20页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8页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18-20页
第二章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0-26页
   ·主要化学试剂第20-22页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22-23页
   ·产品表征及分析方法第23-26页
第三章 新型三齿氮配体钌配合物的合成、表征第26-48页
   ·实验部分第26-31页
     ·配合物c1~c4的合成路线第26-27页
     ·合成方法第27-31页
       ·配合物c1的合成第27-29页
       ·配合物c2的合成第29页
       ·配合物c3的合成第29-30页
       ·配合物c4的合成第30-31页
   ·结果与讨论第31-47页
     ·各配合物及中间体的合成第31-33页
     ·各配合物及中间体的结构分析第33-47页
       ·~1H NMR谱第33-37页
       ·~(13)C NMR谱第37-38页
       ·FT-IR光谱第38-39页
       ·UV-Vis光谱第39-40页
       ·配合物c1的晶体结构第40-47页
   ·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新型钌配合物催化醇氧化体系的构建及其催化性能第48-58页
   ·实验部分第48页
   ·结果与讨论第48-56页
     ·催化体系的构建第48-51页
     ·催化体系底物适用性的考察第51-54页
     ·催化剂结构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第54-55页
     ·催化机理第55-56页
   ·小结第56-58页
第五章 醇氧化与Knoevenagel反应第58-64页
   ·实验内容第58页
   ·结果与讨论第58-62页
     ·加料方式的考察第58-59页
     ·投料比的考察第59-60页
     ·丙二腈与含取代基苯甲醇的串联反应第60页
     ·苯甲醇与其他活泼亚甲基化合物的串联反应第60-62页
   ·小结第62-64页
第六章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4页
附录A第74-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78-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选择性多糖生物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特性
下一篇:TEMPO-非贵重金属(Fe,Cu)催化体系的构建及对分子氧选择性氧化醇反应的催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