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增新治新实践与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序言 | 第6-11页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6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6-7页 |
(三)研究综述 | 第7-11页 |
一、杨增新治新实践中的“一统观” | 第11-24页 |
(一)“认庙不认神” | 第11-18页 |
1.政治上,消患未然 | 第12-13页 |
2.外事上,收复利权 | 第13-15页 |
3.军事上,力行稳健 | 第15-18页 |
(二)推进行政建制 | 第18-24页 |
1.集权省府 | 第18-20页 |
2.强化县治 | 第20-24页 |
二、杨增新治新实践中的“民本观” | 第24-37页 |
(一)保民政策 | 第24-31页 |
1.“开源” | 第25-27页 |
2.“节流” | 第27-31页 |
(二)吏治改良 | 第31-37页 |
1.提高官员道德修养 | 第32-33页 |
2.重视官员实践技能 | 第33-35页 |
3.鼓励官员“自养” | 第35-37页 |
三、杨增新治新实践中的“中庸之道” | 第37-46页 |
(一)俄国“新、旧”党争中的“中立”政策 | 第37-42页 |
1.抵制旧党 | 第38-40页 |
2.防范新党 | 第40-42页 |
(二)族群间的牵制与平衡 | 第42-46页 |
1.民族间的牵制与平衡 | 第42-44页 |
2.乡土帮派间的牵制与平衡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