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13页 |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选题背景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2页 |
·本文研究思路 | 第11页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本文重点难点 | 第12页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2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概念辨析 | 第13-19页 |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 第13页 |
·人文关怀的概念 | 第13-14页 |
·人文关怀的含义 | 第13页 |
·人文关怀的内容 | 第13-14页 |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 | 第14-15页 |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 | 第14页 |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 | 第14-15页 |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内在联系 | 第15-16页 |
·所倡导目标上的一致 | 第15页 |
·核心理念上的一致 | 第15页 |
·最终使命上的一致 | 第15-16页 |
·新疆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分析 | 第16-19页 |
·新疆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 第16页 |
·新疆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殊性 | 第16-17页 |
·新疆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特殊性 | 第17页 |
·新疆地区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特殊性 | 第17-19页 |
3 新疆地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 第19-22页 |
·加强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19页 |
·现今社会趋势和时代发展需要人文关怀 | 第19页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人文关怀 | 第19页 |
·加强人文关怀实现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 第19-21页 |
·青少年自身成长需要人文关怀 | 第20页 |
·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需要人文关怀 | 第20-21页 |
·加强人文关怀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需要 | 第21-22页 |
·新疆社会的稳定需要人文关怀 | 第21页 |
·加强“四个认同”教育需要人文关怀 | 第21-22页 |
4 新疆地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分析 | 第22-36页 |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调查问卷的开展 | 第22-24页 |
·调查对象与方法 | 第22-23页 |
·调查问卷内容的设置 | 第23页 |
·问卷调查的实施 | 第23-24页 |
·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24页 |
·信度检验 | 第24页 |
·新疆地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取得的成绩 | 第24-28页 |
·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得到重视 | 第24-25页 |
·学校的教育环境明显改善 | 第25-27页 |
·青少年自身主体意识日渐增强 | 第27-28页 |
·新疆地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34页 |
·过于灌输式教育,忽视青少年实际需要 | 第28-30页 |
·共性教育偏多,忽视青少年个性发展 | 第30-31页 |
·教育形式单一,缺乏人性化 | 第31-34页 |
·新疆地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36页 |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整体环境氛围不浓 | 第34页 |
·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人文关怀观念不强 | 第34-35页 |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制度不健全 | 第35-36页 |
5 新疆地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现途径 | 第36-47页 |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体系 | 第36-38页 |
·教育理念人本化 | 第36-37页 |
·教育方式人性化 | 第37页 |
·教育内容人文化 | 第37-38页 |
·教育管理人性化 | 第38页 |
·完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 第38-39页 |
·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 | 第39页 |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 第39页 |
·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 | 第39页 |
·构建有益于人文关怀开展的良好环境 | 第39-42页 |
·培育和谐的家庭环境 | 第39-40页 |
·打造优质的校园人文环境 | 第40-41页 |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 第41页 |
·注重建立全社会公民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 | 第41-42页 |
·培养专业化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 第42-44页 |
·注重把好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入.关 | 第42-43页 |
·加大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培养与管理力度 | 第43页 |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员的人格魅力 | 第43-44页 |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 第44页 |
·注重青少年学生人文关怀实践 | 第44-47页 |
·开设课堂教学实践环节 | 第44-45页 |
·建立人文社会实践基地 | 第45页 |
·拓展学生社团活动范围 | 第45-47页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