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法院论文

审判委员会制度存废的思考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9页
一、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历史发展第9-10页
 (一) 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初期阶段第9页
 (二) 审判委员会制度的确立和形成阶段第9-10页
 (三) 审判委员会制度的曲折发展阶段第10页
 (四) 审判委员会制度的恢复和重新完善阶段第10页
二、审判委员会制度的现状第10-14页
 (一) 审判委员会的性质第10-12页
 (二) 审判委员会的职能第12-13页
  1、总结审判经验第12页
  2、讨论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第12-13页
  3、对审判工作中相关问题做出决定第13页
 (三) 审判委员会制度长期存在的原因第13-14页
  1、政治原因第13页
  2、历史传统影响第13页
  3、社会现实第13-14页
三、我国审判委员会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第14-17页
 (一) 审判委员会制度的行政化问题第14页
 (二) 审判委员会人员确定的问题第14-15页
 (三) 审判委员会受理案件范围的不确定第15页
 (四) 与相关司法原则相违背第15-17页
  1、违背审判公开原则第15-16页
  2、违背直接审理的原则第16页
  3、违背审判独立原则第16-17页
 (五) 对于错案的责任追究不利第17页
四、审判委员会制度的评判第17-21页
 (一) 积极评价第17-18页
 (二) 消极评价第18页
 (三) 审判委员会制度存废的几种主流观点第18-21页
  1、“存”的观点第19页
  2、“废”的观点第19-20页
  3、“改”的观点第20-21页
五、外国陪审或参审制度的改革发展与启示第21-25页
 (一) 英美法系国家陪审制度第21-22页
  1、英国第21-22页
  2、美国第22页
 (二) 大陆法系国家参审制度第22-24页
  1、德国第23页
  2、法国第23-24页
 (三) 审判委员会制度与陪审制度、参审制度的异同第24页
  1、审判委员会制度与英美陪审团制度的异同第24页
  2、审判委员会制度与大陆法系国家的参审制度的异同第24页
 (四) 启示第24-25页
  1、司法制度的建立首先要实现司法公正还要兼顾司法效率的问题第24-25页
  2、司法权力的合理分工,相互制约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一个重要因素第25页
  3、司法程序对于实现司法公正、司法民主的重要性第25页
六、我国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的构想第25-29页
 (一) 改革的目标与改革思路第26-27页
  1、改革的目标第26页
  2、改革思路第26-27页
 (二) 具体改革构想第27-29页
  1、法律定位第27页
  2、受案范围第27页
  3、人员的确定与选任第27-28页
  4、程序上的保障第28-29页
结语第29-30页
注释第30-32页
参考文献第32-35页
致谢第35页

论文共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对华反倾销研究
下一篇:我国民事检察监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