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言 | 第6-10页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6-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概述 | 第8-10页 |
第一章 解构与重构:拉克劳与墨菲霸权理论的内涵 | 第10-18页 |
第一节 拉克劳与墨菲简介及其后马克思主义思想概要 | 第10-14页 |
一、拉克劳、墨菲学术生平简介 | 第10-11页 |
二、拉克劳与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想概述 | 第11-14页 |
第二节 霸权概念的建构及相关问题的界定 | 第14-18页 |
一、“霸权”概念的重新构造 | 第14-15页 |
二、“霸权”概念使用范畴的厘定 | 第15-16页 |
三、“霸权”概念的主体问题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拉克劳与墨菲霸权思想的理论场域 | 第18-30页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霸权理论的维度 | 第18-23页 |
一、深入源头:拉克劳与墨菲对早期霸权思想的研究 | 第18-20页 |
二、新葛兰西主义:拉克劳与墨菲对文化霸权思想的继承 | 第20-21页 |
三、拉克劳与墨菲对阿尔都塞“多元决定论”的借鉴 | 第21-23页 |
第二节 走向后结构主义的理论冒险 | 第23-30页 |
一、他山之玉:索绪尔的语言学对拉克劳与墨菲的影响 | 第23-24页 |
二、霸权接合与缝合理论 | 第24-26页 |
三、微观政治中的离散原则 | 第26-28页 |
四、新霸权理论的德里达基因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拉克劳与墨菲的霸权接合实践 | 第30-36页 |
第一节 对抗关系与等同逻辑 | 第30-32页 |
一、社会围绕对抗关系而构成 | 第30-31页 |
二、等同与差异 | 第31-32页 |
第二节 走向激进多元民主政治 | 第32-36页 |
结语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