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符号与缩略语说明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硅酸盐矿物的结构特点 | 第13-14页 |
·微生物与矿物作用的生态意义 | 第14-16页 |
·微生物和矿物作用的机理研究进展 | 第16-22页 |
·微生物分泌有机酸与矿物作用 | 第17页 |
·微生物胞外聚合物与矿物作用 | 第17-19页 |
·微生物与矿物氧化还原作用 | 第19-20页 |
·微生物与矿物的物理作用 | 第20页 |
·微生物与矿物作用基本流程 | 第20-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第二章 ASPERGILLUS FUMIGATUS Z5的菌丝形态观察及生长速度的测定 | 第24-32页 |
引言 | 第2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4-26页 |
·材料 | 第24页 |
·培养基 | 第24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24页 |
·菌株Z5的ITS序列的测定 | 第24-26页 |
·菌株Z5生长速度的测定 | 第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0页 |
·菌株形态特征 | 第26-28页 |
·菌株的ITS序列测定 | 第28-29页 |
·菌株不同温度生长速度的测定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ASPERGILLUS FUMIGATUS Z5与层状硅酸盐的相互作用 | 第32-48页 |
引言 | 第3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2-35页 |
·材料 | 第32-33页 |
·培养基 | 第33页 |
·实验仪器 | 第33页 |
·Aspergillus fumigatus Z5孢子悬液的制备 | 第33页 |
·Aspergillus fumigatus Z5分解三种不同矿物能力的比较 | 第33-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6页 |
·三种硅酸盐矿物与菌株Z5形成复合物 | 第35-36页 |
·培养液pH的变化 | 第36-38页 |
·三种不同矿物培养菌株Z5对有机碳的利用 | 第38-40页 |
·显微镜观察矿物和菌丝结合 | 第40-41页 |
·扫描电镜观察矿物与菌丝结合 | 第41-43页 |
·矿物与真菌作用的XRD图谱分析 | 第43-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ASPERGILLUS FUMIGATUS Z5与蒙脱石作用过程的研究 | 第48-60页 |
引言 | 第4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8-51页 |
·材料 | 第48页 |
·培养基 | 第48-49页 |
·实验仪器 | 第49页 |
·菌株Z5对蒙脱石的金属元素释放 | 第49页 |
·蒙脱石对菌株Z5生理生化活动的影响 | 第49页 |
·激光共聚焦样品准备 | 第49-51页 |
·透射电镜样品准备 | 第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9页 |
·真菌与蒙脱石共培养对金属元素的释放作用 | 第51-55页 |
·蒙脱石与菌株Z5作用后细胞和物质的变化 | 第55-56页 |
·透射电镜(TEM)观察蒙脱石与菌株Z5作用后晶体结构变化 | 第56-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草酸与蒙脱石的作用的研究 | 第60-68页 |
引言 | 第60-6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1-62页 |
·实验材料 | 第61页 |
·实验方法 | 第61页 |
·测试方法 | 第61-6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2-66页 |
·草酸处理不同时间蒙脱石XRD图谱分析 | 第62-64页 |
·草酸处理不同时间的蒙脱石SEM分析 | 第64-66页 |
·草酸对蒙脱石的金属元素释放研究 | 第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全文总结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