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

头针配合推拿综合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

缩略语表第1-5页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前言第7-8页
文献综述第8-25页
 一、祖国医学对面神经炎的认识第8-13页
  (一) 面瘫的病因病机第8-9页
  (二) 面瘫的中医药治疗第9-13页
 二、现代医学对面神经炎的认识第13-18页
  (一) 面肌及其支配神经的生理学及解剖学特点第13-14页
  (二) 面神经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第14-16页
  (三) 面神经炎的病理学特点第16页
  (四) 面神经炎的分期第16-17页
  (五) 面神经炎的现代医学治疗概况第17-18页
 三、头针的发展状况第18-22页
  (一) 头针的中西医认识第18-20页
  (二) 百会穴的临床研究第20-21页
  (三) 头针刺激量的研究第21-22页
  (四) 针刺时机的研究第22页
  (五) 针刺机理的研究第22页
 四、推拿治疗状况第22-25页
  (一) 单纯推拿治疗第22-23页
  (二) 推拿为主的综合治疗第23页
  (三) 推拿配合中药第23页
  (四) 推拿配合其他方法第23-25页
临床研究第25-31页
 一、资料与方法第25-26页
  (一) 资料第25页
  (二) 诊断标准第25页
  (三) 纳入标准第25-26页
  (四) 排除标准第26页
  (五) 终止标准第26页
  (六) 分组方法第26页
 二、研究方法第26-28页
  (一) 治疗方法第26-28页
  (二) 治疗疗程第28页
  (三) 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第28页
  (四) 疗效标准第28页
  (五) 统计方法第28页
 三、结果与分析第28-31页
讨论第31-35页
 一、针灸面神经炎的作用机理第31-32页
 二、关于头穴的选择第32页
 三、关于推拿治疗的选择第32-33页
 四、关于头针快速捻转手法的选择第33页
 五、临床评定方法的选择第33页
 六、疗效评价分析第33-35页
结论第35-36页
致谢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2页
附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第42-4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3-45页
个人简介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参芪血府逐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法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