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西辽河不同粒级沉积物的氨氮吸附—解吸特征

致谢第1-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1页
1 研究现状与概况第11-18页
   ·水体沉积物污染研究进展第11-12页
   ·沉积物中氮形态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解吸研究进展第13页
   ·影响沉积物氨氮吸附与释放的因素第13-16页
     ·沉积物颗粒粒径第14页
     ·沉积物的有机质含量第14页
     ·pH第14-15页
     ·温度第15页
     ·溶解氧第15页
     ·扰动第15-16页
     ·上覆水水质第16页
   ·辽河污染现状第16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研究内容第17-1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8-32页
   ·材料第18-19页
     ·采样点位布设第18页
     ·样品采集第18-19页
     ·样品制备第19页
   ·试验设计第19-20页
     ·吸附试验第19页
     ·解吸试验第19-20页
   ·测试方法第20-29页
     ·平衡液中的氨氮浓度测定方法第20-21页
     ·交换性氨氮测定方法第21页
     ·有机质含量测定方法第21-23页
     ·沉积物有机组成测定方法第23-27页
     ·比表面积测定方法第27-29页
   ·计算方法第29-32页
     ·吸附量的计算第29页
     ·吸附分配系数的计算第29页
     ·饱和吸附量的计算第29-30页
     ·解吸量的计算第30页
     ·解吸分配系数的计算第30页
     ·最大解吸量的计算第30-31页
     ·比表面积标化吸附分配系数的计算第31页
     ·比表面积标化饱和吸附量的计算第31页
     ·解吸比例的计算第31页
     ·解吸迟滞性指数的计算第31-32页
3 供试沉积物的理化性质第32-37页
   ·结果与分析第32-35页
   ·讨论第35-37页
4 不同粒级沉积物的氨氮吸附特征第37-40页
   ·结果与分析第37-39页
   ·讨论第39-40页
5 不同粒级沉积物的氨氮解吸特征第40-43页
   ·结果与分析第40-42页
   ·讨论第42-43页
6 沉积物腐殖质含量和组成的不同对氨氮的吸附特征影响第43-48页
   ·结果与分析第43-46页
   ·讨论第46-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5页
作者简历第55-57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i-P-Al2O3化学复合镀工艺及激光表面改性研究
下一篇:排土场植物多样性与煤矸石风化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