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引言 | 第11-23页 |
| ·开关溶剂的概念及发展 | 第11页 |
| ·开关溶剂的分类及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极性开关溶剂 | 第11-13页 |
| ·醇/脒(胍)混合体系 | 第12页 |
| ·胺/脒(胍)混合体系 | 第12-13页 |
| ·胺体系 | 第13页 |
| ·挥发性开关溶剂 | 第13-14页 |
| ·亲水可变的开关溶剂 | 第14页 |
| ·开关溶剂的应用 | 第14-19页 |
| ·油砂中分离沥青 | 第14-15页 |
| ·木质素热解油中提取酚 | 第15-16页 |
| ·提取藻类中油脂 | 第16-17页 |
| ·分离脂肪族和芳香族胺 | 第17-18页 |
| ·其他应用 | 第18-19页 |
| ·DBU的简介 | 第19-21页 |
| ·DBU的理化性质、结构特点 | 第19页 |
| ·DBU的合成路线 | 第19-20页 |
| ·DBU的应用 | 第20-21页 |
| ·卤代烷消除卤化氢 | 第20页 |
| ·酯化、醚化反应 | 第20-21页 |
| ·提取布朗葡萄藻中碳氢化合物 | 第21页 |
| ·论文的选题与构思 | 第21-23页 |
| 第1章 实验部分概述 | 第23-26页 |
| ·概述 | 第23页 |
| ·一些胺类的开关性质探究 | 第23-24页 |
| ·实验部分 | 第24-25页 |
| ·试剂 | 第24页 |
| ·实验仪器 | 第24-25页 |
| ·实验过程 | 第25页 |
| ·DBU/甲醇体系提取大豆油 | 第25页 |
| ·开关溶剂的循环 | 第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2章 DBU/甲醇体系提取大豆油 | 第26-35页 |
| ·条件实验 | 第26-30页 |
| ·DBU与甲醇体积比对反应的影响 | 第26页 |
| ·不同底物量(大豆油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26-27页 |
| ·通CO_2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第27-28页 |
| ·通CO_2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28-29页 |
| ·转速对反应的影响 | 第29页 |
| ·CO_2鼓泡速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29-30页 |
| ·大豆油体系中DBU/甲醇溶液的循环 | 第30-32页 |
| ·开关溶剂可循环加热温度、时间 | 第30-31页 |
| ·开关溶剂循环利用次数 | 第31-32页 |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32-33页 |
| ·正交实验设计方案 | 第32页 |
| ·正交实验结果与极差分析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第3章 DBU/甲醇体系提取煤油 | 第35-39页 |
| ·DBU/甲醇体系提取煤油 | 第35-36页 |
| ·通CO_2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第35-36页 |
| ·煤油体系中DBU/甲醇溶液的循环 | 第36-37页 |
| ·氮气鼓泡,冷凝回流,开关溶剂可循环加热温度、时间 | 第36-37页 |
| ·最佳条件进行反应,确定开关溶剂循环利用次数 | 第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第4章 结论 | 第39-40页 |
| 致谢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