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电化学传感器 | 第10-12页 |
·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 | 第10页 |
·电化学传感器的分类 | 第10-11页 |
·电化学传感器的的应用 | 第11-12页 |
·炭黑 | 第12-13页 |
·炭黑的性质 | 第12页 |
·炭黑的制备 | 第12-13页 |
·炭黑的应用 | 第13页 |
·银纳米粒子 | 第13-15页 |
·银纳米粒子的简介 | 第13-14页 |
·银纳米粒子的合成 | 第14-15页 |
·离子液体 | 第15-17页 |
·离子液体简介 | 第15页 |
·离子液体的分类和合成 | 第15-16页 |
·离子液体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20页 |
第二章 苏丹红I在银/炭黑复合纳米材料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第20-34页 |
·引言 | 第20-21页 |
·实验部分 | 第21-23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21页 |
·银和炭黑复合纳米粒子的合成 | 第21-22页 |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3-33页 |
·CBNPs和Ag/CBNPs的电极的形貌表征 | 第23-24页 |
·不同修饰电极的CV表征 | 第24-25页 |
·不同修饰电极的阻抗表征 | 第25-26页 |
·苏丹红I在不同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第26-28页 |
·富集电位和富集时间对氧化峰电流的讨论 | 第28-29页 |
·溶液p H对氧化峰的影响 | 第29-30页 |
·扫速的影响 | 第30页 |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第30-31页 |
·Ag/CB/GCE电极的重现性和抗干扰性 | 第31-32页 |
·实际样品的分析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第三章 Fe_3O_4NPs/MWNTs-CB/GCE修饰电极及对苏丹红I的电化学测定的研究 | 第34-48页 |
·引言 | 第34-35页 |
·实验部分 | 第35-37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35页 |
·MWCNTs-CB纳米复合物及磁性Fe_3O_4的合成 | 第35-36页 |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6页 |
·不同修饰电极的SEM表征 | 第37-38页 |
·层层修饰电极导电性表征 | 第38-39页 |
·层层修饰电极的活性表面积的计算 | 第39-40页 |
·碳纳米管和炭黑比例的探讨 | 第40页 |
·苏丹红I在不同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第40-41页 |
·扫描速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不同pH底液对峰电流及电位的影响 | 第42-43页 |
·富集时间、富集电位对氧化峰的影响 | 第43-44页 |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第44-45页 |
·修饰电极的重现性和抗干扰性 | 第45-46页 |
·实际样品的分析 | 第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第四章 离子液体/炭黑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同时测定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 | 第48-66页 |
·引言 | 第48-49页 |
·实验部分 | 第49-51页 |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49-50页 |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50-51页 |
·实验方法 | 第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64页 |
·IL/CBs/GCE修饰电极的SEM表征 | 第51-53页 |
·层层修饰电极在铁氰化钾中的CV图 | 第53页 |
·层层修饰电极的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表征 | 第53-54页 |
·IL/CBs/GCE修饰电极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第54-55页 |
·HQ和CC在不同修饰电极上的CV表征 | 第55-56页 |
·混合液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表征 | 第56-57页 |
·不同p H下修饰电极对HQ、CC测定的影响 | 第57-58页 |
·不同扫数下修饰电极对HQ、CC测定的影响 | 第58-59页 |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 第59-62页 |
·IL/CBs/GCE电极的干扰实验与重现性 | 第62-63页 |
·修饰电极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