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7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外交理念与外交政策的关系 | 第10-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四、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五、研究创新与难点 | 第16-17页 |
第一章 个人政治理念与外交政策的制定:理论探索 | 第17-25页 |
第一节 个人政治理念在外交决策中的作用 | 第17-19页 |
一、官僚政治模式的分析 | 第17-18页 |
二、总统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18-19页 |
第二节 个人政治和外交理念形成 | 第19-21页 |
第三节 个人政治理念在外交决策过程中受到制约 | 第21-25页 |
一、认知理论对于个人认知局限性的论述 | 第21页 |
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个人历史作用的论述 | 第21-22页 |
三、美国政治制度对个人理念发挥作用的制约 | 第22-25页 |
第二章 奥巴马外交理念的主要内容 | 第25-31页 |
第一节 主张以谈判和对话解决国际争端 | 第25-28页 |
一、谨慎使用武力,强调外交谈判与对话 | 第25-27页 |
二、强调多边主义,重视国际合作 | 第27-28页 |
第二节 维护美国霸权 | 第28-29页 |
第三节 维护国际新秩序 | 第29-30页 |
第四节 倡导“无核武器世界”理念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奥巴马外交理念的形成原因 | 第31-39页 |
第一节 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的影响 | 第31-34页 |
一、家庭对奥巴马的影响 | 第31-33页 |
二、学校的影响 | 第33页 |
三、奥巴马生活经历对政治理念形成的影响 | 第33-34页 |
第二节 自由主义外交传统 | 第34-35页 |
第三节 民主党政策主张的影响 | 第35-36页 |
第四节 奥巴马对国内外战略环境的认知 | 第36-39页 |
一、对国内战略环境的认知 | 第36-37页 |
二、对国际战略环境的认知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奥巴马外交理念对美外交政策制定的影响 | 第39-49页 |
第一节 奥巴马就任时美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外交挑战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奥巴马外交政策调整 | 第40-47页 |
一、把修复美国国际形象,维持美国全球领导地位作为首要目标 | 第40-42页 |
二、调整反恐政策,宣布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 | 第42-44页 |
三、改善美俄关系 | 第44-45页 |
四、加强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 | 第45-47页 |
第三节 奥巴马和布什外交理念与实践比较 | 第47-49页 |
第五章 奥巴马外交理念面临的现实困境 | 第49-58页 |
第一节 奥巴马外交成就 | 第49-51页 |
一、伊朗核问题达成协议 | 第49-50页 |
二、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协议 | 第50页 |
三、美古恢复外交关系 | 第50-51页 |
第二节 奥巴马外交理念面临的国内挑战 | 第51-55页 |
一、美国两党政治极化对奥巴马外交理念的制约 | 第51-52页 |
二、无核世界理念面临的挑战 | 第52页 |
三、伊核协议面临的挑战 | 第52-54页 |
四、气候变化理念面临的挑战 | 第54-55页 |
第三节 奥巴马外交理念面临的国际挑战 | 第55-58页 |
一、当前国际行为体多元化对美国领导地位的挑战 | 第55页 |
二、美俄关系恶化对奥巴马外交的挑战 | 第55-56页 |
三、奥巴马中东反恐理念的困境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