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7-11页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11-14页 |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 第14-19页 |
1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14-15页 |
2 实验材料 | 第15页 |
·实验动物 | 第15页 |
·动物随机分组 | 第15页 |
·饲养条件 | 第15页 |
3 实验试剂及药品 | 第15-16页 |
·主要试剂 | 第15页 |
·主要实验药品 | 第15-16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6页 |
4 实验方法 | 第16-18页 |
·模型建立 | 第16-17页 |
·给药 | 第17页 |
·小鼠取血 | 第17-18页 |
·取材及皮肤组织石蜡切片的制备 | 第18页 |
·观察指标 | 第18页 |
5 统计方法 | 第18-19页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及结论 | 第19-35页 |
1. 模型建立 | 第19-24页 |
2. 数据处理 | 第24-25页 |
3. 讨论 | 第25-35页 |
·建立雄激素性脱发的实验小鼠模型 | 第27-28页 |
·有效指标测定方法的选择 | 第28-29页 |
·终毛/毳毛比值的测定 | 第28-29页 |
·小鼠体内的雄激素水平的测定 | 第29页 |
·实验中获取的有效实验数据 | 第29-30页 |
·形态学上分辨小鼠的终毛、毳毛,计算终毛/毳毛比值 | 第29-30页 |
·模型小鼠血清T水平标准值范围 | 第30页 |
·实验小鼠造模和乌斯玛草治疗作用 | 第30-32页 |
·雄激素性脱发B6CBAF1/J小鼠模型造模 | 第30-31页 |
·乌斯玛草对雄激素性脱发模型的治疗 | 第31-32页 |
·小鼠血清T含量对比 | 第32-33页 |
·乌斯玛草相对于米诺地尔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优势 | 第33页 |
·乌斯玛草促毛发生长的可能机制 | 第33-34页 |
·改善毛囊微循环 | 第33-34页 |
·改善毛乳头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 | 第34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34-35页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雄激素源性脱发病因及治疗的进展 | 第39-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