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 ·纳米材料概述 | 第13-15页 |
| ·纳米材料分类 | 第14页 |
| ·纳米材料的特性 | 第14-15页 |
| ·纳米功能材料 | 第15-16页 |
| ·纳米光催化材料 | 第15页 |
| ·纳米电致变色材料 | 第15页 |
| ·纳米气敏材料 | 第15页 |
| ·高比表面积材料 | 第15页 |
| ·电极材料 | 第15-16页 |
| ·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制备 | 第16-17页 |
| ·气相法合成纳米材料 | 第16页 |
| ·液相法合成纳米材料 | 第16页 |
| ·固相法合成纳米材料 | 第16页 |
| ·自组装及模板合成和纳米平板印刷术 | 第16-17页 |
| ·二氧化锰纳米材料的结构及制备和应用 | 第17-21页 |
| ·二氧化锰的晶体结构 | 第17-19页 |
| ·二氧化锰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9-20页 |
| ·二氧化锰纳米材料的应用 | 第20-21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表征方法 | 第23-26页 |
|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23-24页 |
| ·化学试剂和药品 | 第23页 |
|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 ·实验表征方法 | 第24-26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24页 |
| ·显微激光拉曼光谱 | 第24页 |
|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24-25页 |
| ·X射线衍射仪 | 第25页 |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第25页 |
| ·比表面积测试 | 第25页 |
| ·电容性能测试 | 第25-26页 |
| 第3章 二氧化锰纳米棒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质研究 | 第26-32页 |
| ·引言 | 第26页 |
| ·二氧化锰纳米棒的制备 | 第26页 |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26-31页 |
| ·形貌分析 | 第26-28页 |
| ·XRD分析 | 第28页 |
| ·光催化性能分析 | 第28-29页 |
| ·光催化降解速率的对比 | 第29-30页 |
| ·光催化机理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4章 超长二氧化锰纳米线的合成及其电容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32-40页 |
| ·引言 | 第32页 |
| ·二氧化锰超长纳米线的制备 | 第32-33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3-38页 |
| ·形貌分析 | 第33页 |
| ·XRD分析和Raman分析 | 第33-34页 |
| ·BET分析 | 第34-35页 |
| ·二氧化锰纳米线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35-37页 |
| ·二氧化锰纳米线电极的储能机理 | 第37页 |
| ·二氧化锰纳米线的光催化性能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第5章 不同晶型二氧化锰的可控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 | 第40-51页 |
| ·引言 | 第40-41页 |
| ·不同晶型二氧化锰的合成 | 第41-4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2-50页 |
| ·形貌与物相分析 | 第42-45页 |
| ·生长机理 | 第45-46页 |
| ·拉曼分析 | 第46页 |
| ·不同晶型二氧化锰电容性质的对比 | 第46-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6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