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48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8页 |
·费-托合成简介 | 第18-25页 |
·费-托合成技术 | 第18-19页 |
·费-托合成历史回顾 | 第19-21页 |
·费-托合成反应 | 第21-23页 |
·费-托合成反应产物 | 第23-24页 |
·费-托合成催化剂 | 第24-25页 |
·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 | 第25-34页 |
·影响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的因素 | 第25-28页 |
·活性金属钴的影响 | 第25-26页 |
·助剂的影响 | 第26-27页 |
·载体的影响 | 第27-28页 |
·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的载体研究现状 | 第28-34页 |
·有序介孔材料的应用 | 第29-31页 |
·载体的改性 | 第31-33页 |
·酸性载体的应用 | 第33页 |
·多级孔材料的应用 | 第33-34页 |
·介孔泡沫硅材料 | 第34-36页 |
·介孔泡沫硅材料的合成 | 第34-35页 |
·介孔泡沫硅材料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 第35-36页 |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8页 |
第二章 载体和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费-托合成反应评价方法 | 第48-56页 |
·载体和催化剂的制备 | 第48-49页 |
·化学试剂 | 第48页 |
·载体的制备 | 第48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8-49页 |
·载体和催化剂的表征 | 第49-52页 |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49页 |
·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 | 第49页 |
·固体27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27Al MAS NMR) | 第49页 |
·氮气物理吸附-脱附 | 第49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49-50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50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50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50页 |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 | 第50页 |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 | 第50-51页 |
·氢气程序升温脱附(H2-TPD)与氧滴定 | 第51-52页 |
·氢气化学吸附 | 第52页 |
·费-托合成反应性能评价 | 第52-55页 |
·费-托合成反应装置 | 第52-53页 |
·费-托合成反应步骤 | 第53页 |
·费-托合成反应计算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
第三章 有序介孔硅材料孔结构对钴催化剂费-托合成反应性能影响 | 第56-71页 |
·引言 | 第56-57页 |
·实验部分 | 第57-59页 |
·载体的制备 | 第57-58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8页 |
·载体和催化剂的表征 | 第58-59页 |
·费-托合成反应 | 第5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7页 |
·载体与催化剂的表征 | 第59-65页 |
·费-托合成反应性能评价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第四章 钴粒径对MCF负载钴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反应性能影响 | 第71-83页 |
·引言 | 第71-72页 |
·实验部分 | 第72-73页 |
·载体的合成 | 第72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72页 |
·载体和催化剂的表征 | 第72页 |
·费-托合成反应 | 第72-7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3-80页 |
·载体和催化剂的表征 | 第73-78页 |
·费-托合成反应性能评价 | 第78-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第五章 铝掺杂MCF负载钴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反应性能研究 | 第83-99页 |
·引言 | 第83-84页 |
·实验部分 | 第84-85页 |
·载体的合成 | 第84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84页 |
·载体和催化剂的表征 | 第84页 |
·费-托合成反应 | 第84-8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5-96页 |
·载体和催化剂的表征 | 第85-92页 |
·费-托合成反应性能评价 | 第92-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
第六章 含ZSM-5 晶种MCF负载钴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反应性能研究 | 第99-117页 |
·引言 | 第99-100页 |
·实验部分 | 第100-102页 |
·载体的制备 | 第100-101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101页 |
·载体和催化剂的表征 | 第101页 |
·费-托合成反应 | 第101-10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2-113页 |
·载体的表征 | 第102-107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107-110页 |
·费-托合成反应性能评价 | 第110-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7页 |
第七章 环己烷为微乳剂合成介孔泡沫硅及其水热稳定性研究 | 第117-131页 |
·引言 | 第117-118页 |
·实验部分 | 第118-119页 |
·材料的合成 | 第118页 |
·材料的水热处理 | 第118页 |
·材料的表征 | 第118-11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9-127页 |
·环己烷用量的影响 | 第119-122页 |
·老化温度的影响 | 第122-124页 |
·水热稳定性研究 | 第124-127页 |
·本章小结 | 第127-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1页 |
全文总结 | 第131-134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专著和申请的专利 | 第134-136页 |
致谢 | 第136-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