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34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32页 |
| ·OLEDs的发展历程 | 第10-11页 |
| ·OLEDs结构 | 第11-14页 |
| ·OLEDs材料 | 第14-17页 |
| ·发光原理 | 第17-18页 |
| ·OLEDs的相关参数 | 第18-20页 |
| ·Re(I)配合物磷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0-32页 |
| ·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32-34页 |
| 2. 芳基取代咪唑并菲啰啉Re(I)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电性能研究 | 第34-46页 |
| ·药品与试剂 | 第35页 |
| ·实验仪器 | 第35-36页 |
| ·配合物的合成 | 第36-3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5页 |
| ·小结 | 第45-46页 |
| 3. 新型双极性Re(I)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电性能研究 | 第46-71页 |
| ·三苯胺功能化Re(I)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表征 | 第46-56页 |
| ·实验药品 | 第46页 |
| ·实验仪器 | 第46页 |
| ·目标配合物的合成 | 第46-5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6页 |
| ·咔唑功能化Re(I)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表征 | 第56-70页 |
| ·实验药品 | 第56页 |
| ·实验仪器 | 第56页 |
| ·目标配合物的合成 | 第56-6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0-70页 |
| ·小结 | 第70-71页 |
| 4. 基于噻二唑并菲啰啉Re(I)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电性能研究 | 第71-80页 |
| ·实验药品 | 第71页 |
| ·实验仪器 | 第71页 |
| ·目标配合物的合成 | 第71-7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2-79页 |
| ·小结 | 第79-80页 |
| 5. 结论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 附录 | 第87-11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12-113页 |
| 致谢 | 第113-114页 |
| 作者简介 | 第114-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