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城市绿地游憩机会谱构建
| 摘要 | 第1-12页 |
| Abstract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 ·游憩机会 | 第15-16页 |
| ·游憩机会的内涵 | 第15页 |
| ·游憩机会的相关内容 | 第15-16页 |
| ·游憩机会谱(ROS)理论 | 第16-18页 |
| ·游憩机会谱(ROS)理论的涵义 | 第16页 |
| ·游憩机会谱(ROS)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 第16-18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18-23页 |
| ·城市绿地游憩环境研究 | 第18-22页 |
| ·游憩行为研究 | 第22-23页 |
| ·游憩机会谱研究进展 | 第23页 |
| ·本文研究范围 | 第23-24页 |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页 |
| ·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城市绿地游憩环境及游憩行为调查 | 第26-64页 |
| ·引言 | 第26页 |
| ·城市及绿地概况 | 第26-29页 |
| ·城市概况 | 第26-29页 |
| ·绿地现状 | 第29页 |
| ·城市绿地游憩环境调查 | 第29-55页 |
| ·样地选取 | 第29-30页 |
| ·调查环境变量确定 | 第30-31页 |
| ·调查时间 | 第31页 |
| ·调查方法 | 第31-38页 |
|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38-55页 |
| ·城市绿地游憩行为调查 | 第55-63页 |
| ·调查方法 | 第55-59页 |
|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59-63页 |
| ·本章小节 | 第63-64页 |
| 第三章 城市绿地游憩环境适宜性评价 | 第64-88页 |
| ·引言 | 第64页 |
| ·城市绿地游憩环境适宜性评价 | 第64-87页 |
| ·城市绿地游憩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64-68页 |
| ·城市绿地游憩环境适宜性评价 | 第68-87页 |
| ·本章小节 | 第87-88页 |
| 第四章 城市绿地游憩者行为及其环境偏好分析 | 第88-94页 |
| ·引言 | 第88页 |
| ·城市绿地游憩行为分析 | 第88-91页 |
| ·城市绿地游憩行为因子分析 | 第88-89页 |
| ·城市绿地游憩行为特征分析 | 第89-91页 |
| ·城市绿地游憩环境偏好分析 | 第91-92页 |
| ·本章小节 | 第92-94页 |
| 第五章 城市绿地游憩机会优化 | 第94-99页 |
| ·引言 | 第94页 |
| ·城市绿地游憩机会 | 第94-98页 |
| ·城市绿地游憩机会空间布局优化 | 第94-97页 |
| ·城市绿地游憩机会优化 | 第97-98页 |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 第六章 沈阳城市绿地游憩机会谱构建 | 第99-106页 |
| ·引言 | 第99页 |
| ·城市绿地游憩机会谱构建原理 | 第99-100页 |
| ·游憩机会谱理论 | 第99页 |
| ·游憩机会谱理论在城市绿地范围适宜性验证 | 第99-100页 |
| ·城市绿地游憩机会谱构建方法 | 第100-101页 |
| ·城市绿地游憩环境因子识别 | 第100-101页 |
| ·城市绿地游憩环境因子偏好分析 | 第101页 |
| ·城市绿地游憩环境类型确定 | 第101页 |
| ·城市绿地游憩机会谱构建 | 第101页 |
| ·沈阳城市绿地游憩机会谱构建 | 第101-105页 |
| ·沈阳城市绿地游憩环境因子识别 | 第101-103页 |
| ·城市绿地游憩环境因子偏好分析 | 第103-104页 |
| ·城市绿地游憩环境类型确定 | 第104页 |
| ·城市绿地游憩机会谱构建 | 第104-105页 |
| ·本章小节 | 第105-106页 |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06-108页 |
| ·结论 | 第106页 |
| ·讨论 | 第106-107页 |
| ·本文创新点 | 第107-10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8-114页 |
| 附录 | 第114-119页 |
| 致谢 | 第119-12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