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平洋副热带偶极子的时空特征与大气环流变异
|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9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6页 |
| ·本文工作 | 第16-19页 |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第19-25页 |
| ·资料 | 第19-20页 |
| ·文中厄尔尼诺事件和季节的定义 | 第20页 |
| ·方法 | 第20-25页 |
| ·去除ENSO的方法 | 第20-21页 |
| ·经验正交函数方法 | 第21-22页 |
| ·小波分析 | 第22-23页 |
| ·合成分析、相关分析等其他统计方法 | 第23-25页 |
| 第三章 南太平洋副热带偶极子模态的时空特征 | 第25-40页 |
| ·SPSD的空间模态 | 第25-29页 |
| ·SPSD的时间演变 | 第29-37页 |
| ·SPSD的变化周期 | 第29-30页 |
| ·SPSD的事件年 | 第30-32页 |
| ·SPSD的季节变化 | 第32-35页 |
| ·SPSD热通量的月变化 | 第35-37页 |
| ·小结 | 第37-40页 |
| 第四章 SPCZ区域SPSD的大气环流变异 | 第40-56页 |
| ·SPSD与SPCZ的关系 | 第40-45页 |
| ·SPCZ区域SPSD的大气环流变化 | 第45-54页 |
| ·水平环流场分析 | 第45-51页 |
| ·垂直断面分析 | 第51-54页 |
| ·小结 | 第54-56页 |
| 第五章 典型个例分析 | 第56-63页 |
| ·正事件1983年分析 | 第56-59页 |
| ·负事件1990年分析 | 第59-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 第63-67页 |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63-65页 |
| ·本文创新点 | 第65页 |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附录 缩略语 | 第71-72页 |
| 作者简介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