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应用离散和连续模型研究多孔材料内传质和反应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15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4页
   ·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5-28页
   ·多孔材料建模第15-18页
     ·早期的孔道模型第15-16页
     ·孔道网络模型第16-17页
     ·数字重构的孔道模型第17-18页
     ·孔道模型参数测量方法第18页
   ·扩散第18-21页
     ·扩散机理第18页
     ·扩散系数第18-19页
     ·扩散方程第19-20页
     ·扩散系数测量方法第20-21页
   ·吸附第21-23页
     ·吸附机理第21-22页
     ·吸附平衡方程第22-23页
     ·吸附测量方法第23页
   ·反应第23-24页
   ·多孔材料内化工过程的模拟第24-28页
     ·采用离散建模方法模拟多孔材料内化工过程第24-26页
     ·采用连续建模方法优化催化剂孔道结构第26-28页
第3章 离散建模和连续建模方法第28-46页
   ·引言第28-29页
   ·离散建模方法第29-34页
     ·孔道网络结构模型和孔-喉模型第29-32页
     ·切割算法第32-33页
     ·传质和反应方程第33-34页
     ·求解离散模型第34页
   ·连续建模方法第34-44页
     ·多孔材料模型第34-36页
     ·多孔材料颗粒尺度上传质反应方程第36-40页
     ·多孔材料晶体尺度上传质反应方程第40-42页
     ·多孔材料双尺度上传质反应方程第42-44页
     ·求解方法第44页
   ·小结第44-46页
第4章 应用离散模型研究多相催化剂内的堵孔效应第46-63页
   ·引言第46-47页
   ·建模第47-52页
     ·孔道网络第47-48页
     ·传质和反应第48-50页
     ·相变第50-51页
     ·整体算法第51-52页
   ·结果与讨论第52-62页
     ·模型验证第52-55页
     ·堵孔对效率因子滞后现象的影响第55-59页
     ·堵孔对催化剂内润湿率的影响第59-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5章 应用离散模型研究孔道网络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63-72页
   ·引言第63-64页
   ·结果与讨论第64-71页
     ·孔道网络结构统计参数的影响第66-69页
     ·孔径空间分布的影响第69页
     ·双分布孔道结构的影响第69-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6章 应用连续模型研究孔道网络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第72-88页
   ·引言第72-73页
   ·建模第73-78页
     ·模型假设第73页
     ·孔道结构模型第73-75页
     ·传质方程第75-76页
     ·物料平衡方程第76页
     ·工作容量第76-77页
     ·数值解法和模拟参数第77-78页
   ·结果与讨论第78-87页
     ·孔径空间分布的影响第78-80页
     ·孔隙率空间分布的影响第80-82页
     ·优选空间分布的进一步验证第82-86页
     ·吸附剂最优平均孔隙率第86-87页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7章 连续建模中简化吸附剂微孔扩散模型第88-101页
   ·引言第88-89页
   ·简化模型第89-92页
     ·模型假设第89页
     ·精确的双孔分布扩散模型第89-90页
     ·平均扩散系数线性推动力简化模型第90-91页
     ·浓度依赖扩散系数线性推动力简化模型第91-92页
     ·比较两种简化模型第92页
   ·结果与讨论第92-100页
     ·阶跃吸附扰动下比较简化模型第93-95页
     ·阶跃脱附扰动下比较简化模型第95-97页
     ·正弦波扰动下比较简化模型第97-99页
     ·实验验证两种简化模型第99-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101-104页
   ·结论第101-102页
   ·创新点第102页
   ·展望第102-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20页
致谢第120-121页
附录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品质合成沥青的制备、结构和性能研究
下一篇:连续球压痕法表征金属材料拉伸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