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第7-8页 |
·选题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 第7-8页 |
·选题的现实依据和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13-14页 |
·研究重点 | 第13页 |
·研究难点 | 第13页 |
·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马克思实践论思维范式提出的历史必然性 | 第14-23页 |
·哲学思维范式的内涵及其在哲学中的地位 | 第14-16页 |
·哲学思维范式的内涵 | 第14-15页 |
·哲学思维范式在哲学中的地位 | 第15-16页 |
·马克思之前的哲学思维范式及其缺陷 | 第16-23页 |
·本体论思维范式及其缺陷 | 第16-19页 |
·意识论思维范式及其缺陷 | 第19-23页 |
3 实践论思维范式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23-31页 |
·实践论思维范式的概述 | 第23-27页 |
·实践论思维范式的内涵 | 第23-24页 |
·实践论思维范式的本质 | 第24-25页 |
·实践论思维范式的特征 | 第25-27页 |
·实践论思维范式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作用 | 第27-31页 |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 第27-28页 |
·现实中的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 | 第28页 |
·改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使命 | 第28-29页 |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 | 第29-31页 |
4 马克思实践论思维范式的当代价值 | 第31-39页 |
·马克思实践论思维范式的当代理论价值 | 第31-35页 |
·实践论思维范式有助于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 第31-32页 |
·实践论思维范式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 第32-35页 |
·马克思实践论思维范式的当代实践价值 | 第35-39页 |
·实践论思维范式有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 第35-37页 |
·实践论思维范式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3-44页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