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遗传学论文

雀形目六种鸟类线粒体基因组测定及其系统发生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5页
 1 线粒体及线粒体基因组第11-12页
 2 鸟类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点第12-14页
 3 雀形目鸟类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第14-25页
   ·雀形目简介第14-15页
   ·雀形目鸟类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第15-25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5-36页
 1 实验材料第25-26页
   ·标本的采集与保存第25页
   ·主要的实验试剂第25页
   ·主要的实验仪器第25-26页
 2 实验方法第26-30页
   ·总基因组DNA的提取及保存第26-27页
   ·引物设计第27-29页
   ·PCR扩增及产物检测第29-30页
     ·PCR的扩增第29页
     ·PCR产物目的片段的检测第29-30页
     ·目的片段的纯化回收第30页
     ·目的片段的测序第30页
 3 实验数据的处理第30-31页
   ·测序结果的校正与拼接第30-31页
   ·序列的注释与分析第31页
 4 雀形目鸟类的系统发育分析第31-36页
   ·用于系统发生的序列选择第31-34页
   ·序列处理第34页
   ·雀形目鸟类系统发生树的构建第34-36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6-71页
 1 实验结果第36-65页
   ·红胁蓝尾鸲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第36-41页
     ·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第36页
     ·基因组碱基组成特征第36-37页
     ·蛋白质编码基因第37-38页
     ·tRNA 基因第38-39页
     ·rRNA基因第39页
     ·非编码区第39-41页
   ·北红尾鸲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第41-44页
     ·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第41-42页
     ·基因组碱基组成特征第42-43页
     ·蛋白质编码基因第43页
     ·tRNA基因第43-44页
     ·rRNA基因第44页
     ·非编码区第44页
   ·黑脸噪鹛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第44-48页
     ·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第44-45页
     ·基因组碱基组成特征第45-46页
     ·蛋白质编码基因第46-47页
     ·tRNA基因第47页
     ·rRNA基因第47-48页
     ·非编码区第48页
   ·灰背鸫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第48-52页
     ·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第48-49页
     ·基因组碱基组成特征第49页
     ·蛋白质编码基因第49-51页
     ·tRNA基因第51页
     ·rRNA基因第51页
     ·非编码区第51-52页
   ·灰翅噪鹛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第52-55页
     ·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第52页
     ·基因组碱基组成特征第52页
     ·蛋白质编码基因第52-54页
     ·tRNA基因第54-55页
     ·rRNA基因第55页
     ·非编码区第55页
   ·棕头鸦雀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第55-59页
     ·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第55-57页
     ·基因组碱基组成特征第57页
     ·蛋白质编码基因第57-58页
     ·tRNA基因第58页
     ·rRNA基因第58页
     ·非编码区第58-59页
   ·雀形目系统发育树第59-65页
 2 讨论第65-71页
   ·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第65-68页
     ·蛋白编码基因第65-66页
     ·rRNA和tRNA第66页
     ·非编码区第66-68页
   ·雀形目鸟类系统发育分析第68-71页
参考文献第71-84页
致谢第84-86页
附录:读研期间论文发表情况及获奖情况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种蛇蜥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分析及有鳞目系统发生研究
下一篇:三种凤蝶线粒体基因组的比较研究及相关系统发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