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泡沫塑料论文--聚氨酯泡沫塑料论文

硬质聚氨酯泡沫的含磷阻燃体系研究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6页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第16-1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49页
   ·背景第19页
   ·硬质聚氨酯泡沫及其燃烧性第19-21页
   ·无卤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综述第21-32页
     ·硬质聚氨酯泡沫的阻燃机理第21-22页
     ·添加型无卤阻燃剂第22-30页
     ·反应型无卤阻燃剂第30-32页
   ·含磷阻燃剂及其阻燃机理综述第32-36页
     ·阻燃机理第32-33页
     ·磷系阻燃剂综述第33-36页
   ·硬质聚氨酯泡沫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和毒性第36-37页
   ·研究目标和目的第37页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9页
第二章 含不同磷氧化态的反应型含磷多元醇在硬质聚氨酯泡沫中的阻燃性能及阻燃机理研究第49-67页
   ·引言第49-50页
   ·实验部分第50-53页
     ·原料第50页
     ·仪器与表征第50-51页
     ·反应型含磷多元醇的合成第51-52页
     ·硬质聚氨酯泡沫的制备第52-53页
   ·结果与讨论第53-62页
     ·BHPP-1、BHPP-2与CEPPG的表征第53-54页
     ·热稳定性第54-56页
     ·阻燃性能第56-57页
     ·燃烧性能第57-61页
     ·实时红外分析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第三章 含不同磷价态的添加型含磷三聚氰胺盐在硬质聚氨酯泡沫中的阻燃性能及阻燃机理研究第67-85页
   ·引言第67-68页
   ·实验部分第68-70页
     ·实验原料第68页
     ·仪器与表征第68页
     ·三聚氰胺磷酸盐(MP),三聚氰胺亚磷酸盐(MPi)和三聚氰胺次磷酸盐(MHP)的合成第68-69页
     ·聚氨酯硬泡的制备第69-70页
   ·结果与讨论第70-79页
     ·MP、MPi和MHP的表征第70-71页
     ·阻燃性能第71-74页
     ·燃烧性能第74-76页
     ·热稳定性第76-78页
     ·实时红外分析第78-79页
   ·本章小结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第四章 可膨胀石墨与含磷多元醇及含磷三聚氰胺盐在硬质聚氨酯泡沫中的协效阻燃性能及热稳定性能研究第85-105页
   ·引言第85-86页
   ·实验部分第86-88页
     ·原料第86页
     ·仪器与表征第86页
     ·可膨胀石墨与含磷多元醇改性硬质聚氨酯泡沫的制备第86-87页
     ·可膨胀石墨与含磷三聚氰胺盐改性硬质聚氨酯泡沫的制备第87-88页
     ·不同密度未改性硬质聚氨酯泡沫的制备第88页
   ·结果与讨论第88-102页
     ·RPUF/EG/含磷多元醇体系第88-95页
     ·RPUF/EG/含磷三聚氰胺盐体系第95-100页
     ·泡沫密度对硬质聚氨酯泡沫燃烧性能的影响第100-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5页
第五章 聚磷酸铵和甲基膦酸二甲酯复合阻燃聚异氰脲酸酯-聚氨酯泡沫的性能研究第105-121页
   ·引言第105-106页
   ·实验部分第106-107页
     ·原料第106页
     ·仪器与表征第106页
     ·聚异氰脲酸酯-聚氨酯泡沫的制备第106-107页
   ·结果和讨论第107-116页
     ·机械性能第107-108页
     ·保温性能第108页
     ·阻燃性能第108-110页
     ·热学性能第110-112页
     ·MCC分析第112-114页
     ·锥形量热分析第114-115页
     ·阻燃机理第115-116页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1页
第六章 三聚氰胺富马酸盐和几种金属化合物对聚异氰酸酯-聚氨酯泡沫的阻燃与抑烟作用第121-135页
   ·引言第121-122页
   ·实验部分第122-123页
     ·实验材料第122页
     ·三聚氰胺富马酸盐(MF)的合成第122页
     ·三聚氰胺富马酸盐和几种金属化合物改性PIR-RPU泡沫的制备第122-123页
     ·结构表征第123页
   ·结果与讨论第123-132页
     ·三聚氰胺富马酸盐的表征第123-125页
     ·阻燃性能第125-126页
     ·热稳定性第126-127页
     ·锥形量热分析第127-132页
   ·本章小结第132-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35页
第七章 文章总结及进一步工作展望第135-138页
   ·全文总结第135-136页
   ·主要创新点第136-137页
   ·本文不足及工作展望第137-138页
致谢第138-139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139-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棉织物和软质聚氨酯泡沫的层层自组装阻燃涂层的设计及其性能研究
下一篇:新型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