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说中的狄仁杰形象流变研究
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二、研究范围和思路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明前小说中的狄仁杰形象 | 第14-21页 |
第一节 志人小说中的狄仁杰形象 | 第14-17页 |
一、众多笔记中狄仁杰的正面形象 | 第14-16页 |
二、《松窗杂录》中狄仁杰的负面形象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志怪小说中狄仁杰形象 | 第17-19页 |
第三节 《梁公九谏》中的狄仁杰形象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明清白话小说中的狄仁杰形象 | 第21-30页 |
第一节 狄仁杰在历史演义小说中的形象 | 第21-24页 |
一、前期历史演义小说中的狄仁杰形象 | 第22页 |
二、后期历史演义小说中的狄仁杰形象 | 第22-24页 |
第二节 狄仁杰在艳情小说中的形象 | 第24-28页 |
一、《浓情快史》中的狄仁杰形象全面展现 | 第25-26页 |
二、《武则天外史》等其他艳情小说中的狄仁杰形象 | 第26页 |
三、艳情小说抬高狄仁杰形象的原因 | 第26-28页 |
第三节 狄仁杰在公案小说中的形象 | 第28-30页 |
一、明察秋毫的判官形象的出现 | 第28-29页 |
二、狄仁杰忠于李唐与明察秋毫形象的最终形成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小说艺术的演进与狄仁杰形象的流变 | 第30-38页 |
第一节 狄仁杰历史形象的小说虚构 | 第30-32页 |
第二节 叙事艺术的丰富带来狄仁杰形象的流变 | 第32-34页 |
一、从单一叙事视角到多元叙事视角 | 第32-33页 |
二、叙事时间上突破线性顺序 | 第33-34页 |
第三节 小说体裁、题材与狄仁杰形象的流变 | 第34-38页 |
一、从片段化的描写到传记化的刻画 | 第34-35页 |
二、小说题材内部的变化带来狄仁杰形象的流变 | 第35-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附录:有关狄仁杰的古代小说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