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乐舞诗的舞蹈文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4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2页 |
第四节 舞蹈文化内涵阐述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白居易乐舞诗概况 | 第14-24页 |
第一节 白居易乐舞诗出现的背景 | 第14-17页 |
一 唐代历史文化概貌 | 第14-15页 |
二 唐代乐舞艺术特征 | 第15-16页 |
三 唐代诗歌文学概况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唐代乐舞诗概况 | 第17-24页 |
一 唐诗中的乐舞诗 | 第17-19页 |
二 白居易诗作中的乐舞诗 | 第19-20页 |
三 白居易乐舞诗与唐代其他乐舞诗作的简要对比 | 第20-24页 |
第二章 白居易乐舞诗中的舞蹈元素 | 第24-44页 |
第一节 白居易乐舞诗中的舞人 | 第24-33页 |
一 以舞自娱或娱人的贵族善舞之人 | 第24-26页 |
二 以舞为生的“公伎”与“家伎” | 第26-33页 |
第二节 乐舞诗中的舞具与舞服 | 第33-38页 |
一 执舞具而舞 | 第33-34页 |
二 舞人服饰 | 第34-38页 |
第三节 乐、舞相和 | 第38-44页 |
一 诗中乐器与乐伎 | 第38-40页 |
二 诗中乐声 | 第40-42页 |
三 乐、舞相关 | 第42-44页 |
第三章 白居易乐舞诗中的舞作分析 | 第44-58页 |
第一节 白居易乐舞诗中所涉及诸舞作 | 第44-51页 |
一 白居易乐舞诗中关于“柘枝”的描绘 | 第45-46页 |
二 白居易乐舞诗中关于《杨柳枝》的描绘 | 第46-48页 |
三 白居易乐舞诗中其他舞作的特征分析 | 第48-51页 |
第二节 白居易乐舞诗中对“霓裳羽衣”的描述 | 第51-58页 |
一 诗作中对《霓裳羽衣》的整体描绘 | 第52-53页 |
二 诗作中对《霓裳羽衣曲》的具体描绘 | 第53-56页 |
三 从抒情的诗句看《霓裳羽衣》 | 第56-58页 |
第四章 白居易乐舞诗的舞蹈文化内涵 | 第58-68页 |
第一节 白居易乐舞诗的舞蹈文化价值 | 第58-60页 |
一 乐舞诗与古代乐舞的关系 | 第58-60页 |
二 乐舞诗的诗歌特征体现 | 第60页 |
第二节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与其乐舞诗的联系 | 第60-63页 |
一 白居易诗歌创作特点 | 第61-62页 |
二 白居易乐舞诗的独特审美意象 | 第62-63页 |
第三节 从白居易乐舞诗构想其与原舞作的联系与差异 | 第63-68页 |
一 符号的作用——联系 | 第64-65页 |
二 创造的力量——差异 | 第65-68页 |
结语 | 第68-70页 |
附录 | 第70-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