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23页 |
·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 | 第12-16页 |
·乳酸菌和支链氨基酸增强寿命的研究 | 第16-19页 |
·生物小分子 | 第19-21页 |
·长寿局部基因网络 | 第21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21-23页 |
·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课题来源 | 第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2章 秀丽隐杆线虫的饲养与保存 | 第24-28页 |
·引言 | 第2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7页 |
·材料 | 第24-25页 |
·线虫的饲养 | 第25-26页 |
·线虫形态观察 | 第26页 |
·线虫的冻存 | 第26页 |
·线虫的同步化 | 第26-27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7-28页 |
·线虫的形态学观察 | 第27页 |
·线虫的同步化 | 第27-28页 |
第3章 线虫长寿基因网络的构建 | 第28-38页 |
·引言 | 第2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1页 |
·使用到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库 | 第29-31页 |
·课题中用到的软件 | 第31页 |
·长寿局部基因网络的构建 | 第31-38页 |
·基因的归纳整理 | 第31-32页 |
·构建复杂生物性状局部基因网络 | 第32页 |
·试验结果 | 第32-36页 |
·讨论与分析 | 第36-38页 |
第4章 乳酸菌对线虫寿命的影响 | 第38-43页 |
·引言 | 第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40页 |
·试验动物 | 第38页 |
·试验菌株 | 第38页 |
·培养基 | 第38-39页 |
·线虫的寿命测定 | 第39页 |
·线虫计数方法 | 第39页 |
·线虫寿命分析方法 | 第39-40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1页 |
·讨论 | 第41-43页 |
第5章 生物小分子对线虫寿命影响 | 第43-51页 |
·引言 | 第4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3-44页 |
·试验动物 | 第43页 |
·试验菌株 | 第43页 |
·培养基 | 第43-44页 |
·线虫寿命的测定 | 第44页 |
·线虫计数方法 | 第44页 |
·线虫寿命分析方法 | 第44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50页 |
·支链氨基酸A对线虫寿命的影响 | 第44-46页 |
·支链氨基酸B对线虫寿命的影响 | 第46-47页 |
·支链氨基酸C对线虫寿命的影响 | 第47-48页 |
·支链氨基酸组合对线虫寿命的影响 | 第48-50页 |
·讨论 | 第50-51页 |
第6章 Q-PCR检测线虫基因表达水平 | 第51-66页 |
·引言 | 第5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1-55页 |
·试验试剂及仪器 | 第51页 |
·样品的采集 | 第51-52页 |
·样品总RNA的提取 | 第52页 |
·RNA的质量验证 | 第52-53页 |
·cDNA的制备 | 第53页 |
·引物设计 | 第53-55页 |
·实时荧光PCR检测线虫基因表达变化 | 第55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5-64页 |
·讨论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附录 | 第75-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