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18页 |
| ·选题的意义及背景 | 第13-14页 |
| ·选题的背景 | 第13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6-17页 |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 第2章 独立学院工程造价管理理论 | 第18-31页 |
| ·概念 | 第18-19页 |
| ·独立学院的概念 | 第18页 |
| ·工程造价的概念 | 第18-19页 |
| ·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 | 第19页 |
| ·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 第19页 |
|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 第19-23页 |
| ·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 第19-20页 |
|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 第20-21页 |
| ·招标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 第21-22页 |
|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 第22页 |
| ·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 第22-23页 |
| ·全要素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 第23-28页 |
| ·工程造价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3-25页 |
| ·工程造价要素的集成管理 | 第25-28页 |
| ·全方位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理论 | 第28-30页 |
| ·各参与主体的关系及工作内容 | 第28-29页 |
| ·各参与主体工程造价管理的协同机制 | 第29-30页 |
| ·本章小节 | 第30-31页 |
| 第3章 基于独立学院投资主体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选择 | 第31-46页 |
| ·模型的构建 | 第31-34页 |
| ·层次分析法AHP的引入 | 第31-32页 |
| ·AHP的计算步骤 | 第32-34页 |
| ·独立学院新校区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模型构建及计算 | 第34-45页 |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37页 |
| ·判断矩阵的构造 | 第37-40页 |
| ·模型的计算 | 第40-43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 ·本章小节 | 第45-46页 |
| 第4章 独立学院新校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一机两翼”模式设计 | 第46-57页 |
| ·“一机”----独立学院新校区建设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 | 第46-54页 |
| ·决策阶段 | 第46-47页 |
| ·设计阶段 | 第47-50页 |
| ·招标阶段 | 第50-52页 |
| ·施工阶段 | 第52-54页 |
| ·以全要素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为左翼 | 第54-55页 |
| ·以全方位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为右翼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5章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新校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案例分析 | 第57-69页 |
|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校区建设项目背景 | 第57-58页 |
|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简介 | 第57页 |
|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新校区建设概况 | 第57页 |
|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新校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必要性 | 第57-58页 |
| ·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 第58-62页 |
| ·新校区选址和建设规模 | 第58-62页 |
| ·资金筹措 | 第62页 |
|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 第62-65页 |
| ·影响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62-63页 |
| ·设计方案竞赛 | 第63-64页 |
| ·方案优化 | 第64-65页 |
| ·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 第65-66页 |
| ·标段的划分和合同类型的选择 | 第65页 |
| ·施工招标文件的编制 | 第65-66页 |
| ·评标与授标 | 第66页 |
| ·施工和竣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 第66-68页 |
| ·工程变更和索赔 | 第66-67页 |
| ·工程价款的结算 | 第67页 |
| ·竣工结算和竣工决算 | 第67-68页 |
| ·全要素工程造价管理 | 第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结论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