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22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相关概念说明 | 第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9-2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群众路线及保障机制概述 | 第22-39页 |
·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思想渊源及发展历程 | 第22-29页 |
·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群众观 | 第22-24页 |
·群众路线的文化基础: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 第24-26页 |
·群众路线在实践中确立和发展 | 第26-29页 |
·群众路线是逻辑与现实的统一 | 第29-32页 |
·群众路线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 第29页 |
·群众路线是目标和方法的统一 | 第29-31页 |
·群众路线体现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 第31-32页 |
·“践行群众路线”保障机制概述 | 第32-39页 |
·“践行群众路线”保障机制概念辨析 | 第32-35页 |
·“践行群众路线”保障机制的特点和功能 | 第35-36页 |
·“践行群众路线”保障机制的基本内容 | 第36-39页 |
第三章 构建“践行群众路线”保障机制的必要性 | 第39-48页 |
·构建“践行群众路线”保障机制是党的时代课题 | 第39-40页 |
·“践行群众路线”是体现党的根本宗旨和目标 | 第39-40页 |
·“践行群众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第40页 |
·制度建设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根本保障 | 第40-43页 |
·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是构建保障机制的理论依据 | 第40-41页 |
·制度建设有利于促进党的自身建设 | 第41-42页 |
·制度设计有利于保证群众的根本利益 | 第42-43页 |
·制度建设是解决当前“四风”问题的重要手段 | 第43-48页 |
·“四风”问题是一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路线的外化形式 | 第43-44页 |
·缺乏健全的保障机制导致“四风”盛行 | 第44-48页 |
第四章 构建“践行群众路线”保障机制的基本理论 | 第48-56页 |
·保障机制建构的价值取向 | 第48-50页 |
·社会主义价值 | 第48-49页 |
·民生价值 | 第49-50页 |
·法治价值 | 第50页 |
·保障机制建构的基本原则 | 第50-52页 |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第50-51页 |
·人民主体性原则 | 第51-52页 |
·实践创新原则 | 第52页 |
·保障机制建构的根本点、难点及要点 | 第52-56页 |
·根本点:践行群众路线常态化 | 第52-53页 |
·难点:贯彻群众路线的内在动力探讨 | 第53-55页 |
·要点:构建保障机制的内核是监督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构建“践行群众路线”保障机制的具体内容 | 第56-68页 |
·群众观教育机制 | 第56-58页 |
·群众路线教育培训机制 | 第56-57页 |
·学习考查评价机制 | 第57-58页 |
·权为民服务监督机制 | 第58-63页 |
·完善授权机制 | 第59-60页 |
·建立科学的权力运行机制 | 第60-61页 |
·健全调研决策机制 | 第61-62页 |
·构建完备的责罚机制 | 第62-63页 |
·群众参与机制 | 第63-68页 |
·健全群众有序参与机制 | 第64页 |
·完善群众的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 | 第64-66页 |
·执行群众评价政府机制 | 第66-68页 |
结束语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