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道德教育论文

孟子理想人格思想及其当代德育价值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导言第9-15页
 (一) 论文选题的意义第9-10页
  1. 理论意义第9-10页
  2. 现实意义第10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第10-14页
  1.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第10-12页
  2.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第12-14页
 (三) 论文创新点和研究方法第14-15页
  1. 创新之处第14页
  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一、 孟子理想人格思想形成的依据第15-21页
 (一) 孟子理想人格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第15-17页
  1.社会转型,混战争霸第15-16页
  2.礼崩乐坏,变法革新第16-17页
 (二) 孟子理想人格思想形成的理论依据第17-21页
  1.理论渊源:孔子的理想人格思想第17-19页
  2.理论基石:性善论第19-21页
二、 孟子理想人格的典范及其对当代德育目标设定的价值第21-30页
 (一) 孟子理想人格的典范第21-27页
  1.圣人第21-23页
  2.君子第23-25页
  3.大丈夫第25-27页
 (二) 对当代德育目标设定的价值第27-30页
  1.德育目标设定应具有现实性第27-28页
  2.引导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第28-29页
  3.德育目标的设定应以人为本第29-30页
三、 孟子理想人格的品格特征及其对当代德育内容丰富的价值第30-39页
 (一) 孟子理想人格的品格特征第30-35页
  1.居仁由义第30-31页
  2.穷达不困第31-33页
  3.执中有权第33-34页
  4.诚信担当第34-35页
 (二) 对当代德育内容丰富的价值第35-39页
  1. 注重人格培育,培养健全道德人格第35-37页
  2. 传统与时代相融合,追求现代理想人格第37-39页
四、 孟子理想人格的修养途径及其对当代德育方法创新的价值第39-47页
 (一) 孟子理想人格的修养途径第39-44页
  1. 存心养性第39-40页
  2. 持志养气第40-41页
  3. 反求诸己第41-43页
  4. 自觉践形第43-44页
 (二) 对当代德育方法创新的价值第44-47页
  1. 将社会教化与个人修养相结合第44-45页
  2.实现知行统一,注重践行第45-46页
  3.运用隐性德育,以情育人第46-47页
结语第47-48页
注释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道德模范宣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