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33页 |
| ·引言 | 第9页 |
|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第9-10页 |
|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 第10-11页 |
| ·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 第11-12页 |
| ·电化学检测方法的应用 | 第12-14页 |
| ·化学修饰电极 | 第14-21页 |
| ·碳纳米管在化学修饰电极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 ·石墨烯在化学修饰电极中的应用 | 第16-19页 |
| ·纳米颗粒在化学修饰电极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 ·其他材料在化学修饰电极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 ·电化学法在黄酮类化合物检测的发展前景 | 第21页 |
|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 | 第21-22页 |
| 参考文献 | 第22-33页 |
| 第二章 黄芩苷在离子液体/碳纳米管复合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第33-49页 |
| ·引言 | 第33-34页 |
| ·实验部分 | 第34-35页 |
| ·试剂和溶液 | 第34页 |
| ·仪器 | 第34-35页 |
| ·电极的制备 | 第35页 |
| ·分析过程 | 第3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1页 |
| ·不同电极的电化学阻抗 | 第35-36页 |
| ·黄芩苷在 DDMIMPF6/MWNTsE 上的方波伏安行为 | 第36-38页 |
| ·支持电解质和 pH 值的影响 | 第38-39页 |
| ·扫速的影响 | 第39-41页 |
| ·富集电位、时间及方波参数的选择 | 第41页 |
| ·黄芩苷的检测 | 第41-44页 |
| ·标准曲线和电极重现性及稳定性 | 第41-43页 |
| ·干扰试验 | 第43页 |
| ·样品分析 | 第43-44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第三章 RGO/MWNTs/AuNPsME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桑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 第49-70页 |
| ·引言 | 第49-50页 |
| ·实验部分 | 第50-53页 |
| ·仪器 | 第50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50-51页 |
| ·CFME 的制备 | 第51-52页 |
| ·RGO/MWNTs/AuNPsME 的制备 | 第52页 |
| ·桑叶样品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 | 第52页 |
| ·毛细管电泳分离与检测 | 第52-5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3-64页 |
| ·RGO/MWNTs/AuNPsME 制备条件的优化 | 第53-59页 |
| ·CFME、AuNPsME 和 RGO/MWNTs/AuNPsME 的扫描电镜图 | 第53-54页 |
| ·CFME、GO/MWNTs/AuNPsME 和 RGO/MWNTs/AuNPsME 的电化学阻抗 | 第54-55页 |
| ·K3Fe(CN)6和黄酮类化合物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第55-57页 |
| ·黄酮类化合物在各种电极上的毛细管电泳图 | 第57-58页 |
| ·MWNTs 与 GO 比例的影响 | 第58-59页 |
| ·蘸取 GO/MWNTs 混合溶液次数的影响 | 第59页 |
| ·毛细管电泳分离紫云英苷、芦丁和异槲皮苷条件的优化 | 第59-63页 |
| ·工作曲线 | 第63-64页 |
| ·检测限及重现性 | 第64页 |
| ·样品检测 | 第64-66页 |
| ·结论 | 第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课题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