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湿地土壤腐殖质组分和碳密度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引言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湿地土壤腐殖质研究发展趋势 | 第10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1-16页 |
·研究地区及其概况 | 第11-13页 |
·地理位置 | 第11页 |
·气候 | 第11-12页 |
·土壤 | 第12-13页 |
·植被概况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13-14页 |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测定方法 | 第14页 |
·土壤有机质及腐殖质测定方法 | 第14-15页 |
·土壤碳密度及碳储量计算方法 | 第15页 |
·数据处理 | 第15-1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6-47页 |
·湿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特征 | 第16-23页 |
·土壤密度及孔隙状况 | 第16-20页 |
·土壤持水能力 | 第20-23页 |
·湿地土壤腐殖质分布特征 | 第23-26页 |
·大兴安岭 | 第23页 |
·小兴安岭 | 第23-24页 |
·三江平原 | 第24-25页 |
·松嫩平原 | 第25-26页 |
·腐殖质组分特征 | 第26-34页 |
·胡敏酸 | 第26-28页 |
·富里酸 | 第28-31页 |
·胡敏素 | 第31-34页 |
·腐殖质及其组分影响因子分析 | 第34-40页 |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 第34-38页 |
·群落类型 | 第38-39页 |
·气候条件 | 第39-40页 |
·其他因子 | 第40页 |
·有机碳密度及碳储量研究 | 第40-47页 |
·有机碳密度 | 第40-43页 |
·有机碳储量 | 第43-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