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聚合类树脂及塑料论文--聚烯烃类及塑料论文

固相法聚丙烯接枝改性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7页
   ·前言第10-12页
   ·聚丙烯改性方法简介第12-18页
     ·化学改性第13-17页
     ·物理改性第17-18页
     ·其他改性第18页
   ·固相接枝改性理论基础第18-19页
     ·反应理论基础第18-19页
     ·物理理论基础第19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协助固相接枝技术第19-24页
     ·协助技术的原理第20页
     ·协助小分子渗透的机理第20-21页
     ·协助技术主要影响因素第21-23页
     ·引发剂和单体的选择第23-24页
   ·聚丙烯改性产品的应用第24-26页
     ·汽车工业第24-25页
     ·家用电器第25页
     ·工业配套材料第25页
     ·医疗用具第25页
     ·日常用品第25-26页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第26-27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7-30页
   ·实验仪器和原料第27-28页
     ·实验仪器第27页
     ·实验原料第27-28页
   ·接枝产物的制备和提纯第28-29页
     ·固相接枝法的实验方法第28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协助固相接枝法的实验方法第28页
     ·接枝产物的提纯第28页
     ·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计算第28-29页
   ·产物表征第29-30页
     ·FTIR 表征第29页
     ·DSC 表征第29页
     ·润湿角测定第29页
     ·MFR 和力学性能测试第29-30页
第三章 不同引发剂作用下的固相接枝反应第30-39页
   ·AIBN 和BPO 引发接枝不同单体第30页
   ·AIBN 和BPO 引发接枝复配双单体第30-39页
     ·双单体比例的影响第31-32页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32-33页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33-34页
     ·引发剂用量的影响第34-35页
     ·双单体用量的影响第35-36页
     ·界面剂用量的影响第36-37页
     ·分散剂用量的影响第37-39页
第四章 复合引发体系作用下的固相接枝反应第39-50页
   ·AIBN-BPO 引发体系作用下的固相接枝反应第39-45页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39-40页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40-41页
     ·引发剂用量的影响第41页
     ·引发剂比例的影响第41-42页
     ·双单体用量的影响第42-43页
     ·双单体比例的影响第43页
     ·界面剂用量的影响第43-44页
     ·分散剂用量的影响第44-45页
   ·BPO-DCP 引发体系作用下的固相接枝反应第45-50页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45页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45-46页
     ·引发剂用量的影响第46-47页
     ·引发剂比例的影响第47页
     ·双单体用量的影响第47-48页
     ·双单体比例的影响第48页
     ·溶剂的影响第48-50页
第五章 超临界二氧化碳协助固相接枝三单体第50-60页
   ·溶胀过程的影响第50-52页
     ·溶胀温度的影响第50-51页
     ·溶胀压力的影响第51-52页
     ·溶胀时间的影响第52页
   ·AIBN-BPO 引发接枝复配三单体第52-55页
     ·三单体比例的影响第53-54页
     ·三单体用量的影响第54页
     ·后处理方式的影响第54-55页
     ·引发体系的影响第55页
   ·高接枝单体量的影响第55-57页
     ·对断链伸长率的影响第55-56页
     ·对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第56-57页
     ·对拉伸强度的影响第57页
   ·接枝产物的表征第57-60页
     ·FTIR 表征第57-58页
     ·DSC 表征第58-59页
     ·润湿角测定第59页
     ·MFR 和力学性能测试第59-60页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详细摘要第6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乙苯合成流程模拟仿真研究
下一篇:有机—无机复合载体气相聚乙烯催化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