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而制胜:冷战时期美国楔子战略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31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0-13页 |
第二节 既有研究及不足 | 第13-26页 |
一、冷战时期美国楔子战略的具体运用 | 第13-18页 |
二、楔子战略的理论研究 | 第18-23页 |
三、楔子战略的历史经验研究 | 第23-26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 第26-29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28-29页 |
三、不足之处 | 第29页 |
第四节 篇章结构 | 第29-31页 |
第一章 楔子战略的理论审视 | 第31-65页 |
第一节 楔子战略的概念界定 | 第31-34页 |
第二节 楔子战略的策略类型 | 第34-52页 |
一、绥靖 | 第34-37页 |
二、对外援助 | 第37-40页 |
三、观望 | 第40-41页 |
四、经济制裁 | 第41-44页 |
五、军事制裁 | 第44页 |
六、威慑与威逼 | 第44-48页 |
七、心理战与宣传战 | 第48-50页 |
八、颠覆与军事征服 | 第50-52页 |
第三节 楔子战略的运筹过程 | 第52-59页 |
一、战略环境分析 | 第52-54页 |
二、战略目标设定 | 第54-55页 |
三、战略资源调配 | 第55-56页 |
四、战略手段选择 | 第56-57页 |
五、战略互动 | 第57-58页 |
六、战略调整 | 第58-59页 |
第四节 楔子战略的评估 | 第59-65页 |
一、战略评估的概念 | 第59-61页 |
二、楔子战略的作用机制 | 第61-62页 |
三、评估中的问题 | 第62-65页 |
第二章 冷战时期美国楔子战略的运用 | 第65-93页 |
第一节 冷战时期美国楔子战略的基本概览 | 第65-78页 |
一、战略渊源 | 第65-67页 |
二、战略出台 | 第67-72页 |
三、策略类型 | 第72-77页 |
四、基本特征 | 第77-78页 |
第二节 冷战时期美国楔子战略的内在逻辑 | 第78-85页 |
一、楔子战略与遏制战略(大战略)的关系 | 第78-80页 |
二、楔子战略的策略选择的基本规律 | 第80-84页 |
三、楔子战略的作用机制 | 第84-85页 |
第三节 冷战时期美国楔子战略的限制因素 | 第85-93页 |
一、战略性限制 | 第85-86页 |
二、国内限制 | 第86-88页 |
三、联盟限制 | 第88-91页 |
四、美苏互动限制 | 第91-93页 |
第三章 持续施压:美国分化中苏同盟 | 第93-133页 |
第一节 美国分化中苏联盟的历程 | 第96-104页 |
一、美国分化中苏同盟的楔子战略 | 第96-97页 |
二、联盟预阻:美国阻止中苏同盟的形成 | 第97-101页 |
三、联盟分化:美国离间中苏同盟的进程 | 第101-104页 |
第二节 经济施压:分化策略之一 | 第104-118页 |
一、美国对华经济施压的历程 | 第105-110页 |
二、经济施压与中苏同盟 | 第110-118页 |
第三节 原子威慑:分化策略之二 | 第118-131页 |
一、核武器与冷战 | 第118-119页 |
二、美国对华核威慑的历史回顾 | 第119-121页 |
三、中国发展核武器与中苏矛盾 | 第121-131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133页 |
第四章 分化苏东:美国对东欧的楔子战略 | 第133-155页 |
第一节 美国离间苏东关系的政策历程 | 第134-143页 |
一、美国离间苏东关系的楔子战略评估 | 第134-136页 |
二、美国离间苏东关系的历程 | 第136-139页 |
三、美国分化苏东关系的楔子策略 | 第139-140页 |
四、限制因素与政策评估 | 第140-143页 |
第二节 心理战:楔子策略之一 | 第143-149页 |
一、美国对东欧心理战的历程与目标 | 第143-145页 |
二、电台宣传 | 第145-147页 |
三、文化渗透 | 第147-149页 |
第三节 经贸战:楔子策略之二 | 第149-154页 |
一、美国对东欧经贸战的历程 | 第149-151页 |
二、美国对东欧经贸战的手段 | 第151-152页 |
三、美国对东欧经贸战的评估 | 第152-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154-155页 |
第五章 美国在其他地区的楔子战略 | 第155-191页 |
第一节 强力颠覆:美国在拉美地区的楔子战略 | 第157-166页 |
一、冷战时期美国对拉美政策的演变 | 第158-160页 |
二、美国对拉美的经济类楔子策略 | 第160-163页 |
三、颠覆与征服:美国对拉美的强力楔子策略 | 第163-165页 |
四、美国在拉美的楔子战略评价 | 第165-166页 |
第二节 持续援助:美国在中东的楔子战略 | 第166-178页 |
一、冷战时期美国中东政策的演变 | 第168-170页 |
二、联盟预阻:杜鲁门主义和地区多边安全组织 | 第170-172页 |
三、深度介入:艾森豪威尔主义与楔子策略的加强 | 第172-173页 |
四、强力回击:击退苏联的势力扩张 | 第173-175页 |
五、对外援助:强化中东存在 | 第175-176页 |
六、美国中东楔子战略的评价 | 第176-178页 |
第三节 略施恩惠:美国在非洲的楔子战略 | 第178-189页 |
一、冷战时期美国对非洲政策的演变 | 第178-180页 |
二、对外援助:美国在非洲的楔子战略实施 | 第180-183页 |
三、美苏在非洲竞争 | 第183-187页 |
四、美国在非洲的楔子战略评价 | 第187-189页 |
本章小结 | 第189-191页 |
结论 | 第191-201页 |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结论 | 第191-195页 |
一、理论研究 | 第191-192页 |
二、案例检验 | 第192-194页 |
三、有待改进之处 | 第194-195页 |
第二节 未来研究方向 | 第195-201页 |
一、俄罗斯与北约的争锋 | 第195-197页 |
二、中美亚太竞争 | 第197-201页 |
参考文献 | 第201-221页 |
致谢 | 第221-223页 |
附件 | 第2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