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虐待的基本理论 | 第10-16页 |
(一) 何为“虐待” | 第10-11页 |
1. 虐待的含义 | 第10页 |
2. 虐待的种类 | 第10-11页 |
(二) 虐待的原因分析 | 第11-13页 |
1. 历史文化因素 | 第11-12页 |
2. 社会经济因素 | 第12-13页 |
(三) 虐待的危害 | 第13-16页 |
1. 对个人身心的伤害 | 第13-14页 |
2. 影响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 第14-16页 |
二、刑法意义上对虐待罪的规制 | 第16-22页 |
(一) 我国刑法对虐待罪的规定 | 第16-20页 |
1. 何为虐待罪 | 第16-17页 |
2. 虐待罪之构成要件 | 第17-18页 |
3. 对“结果加重”的认定 | 第18-20页 |
(二) 国外刑法关于虐待罪的规定 | 第20-22页 |
1. 国外刑法典的规定 | 第20-21页 |
2. 对国外相关立法的分析 | 第21-22页 |
三、我国虐待罪的发展与完善建议 | 第22-31页 |
(一) 我国虐待罪的立法发展 | 第22-23页 |
1. 古代时期 | 第22页 |
2. 抗战初期 | 第22页 |
3. 建国初期 | 第22-23页 |
4. 改革开放至今 | 第23页 |
(二) 我国虐待罪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27页 |
1. 虐待罪的主体范围过窄,不利于被害人的全面保护 | 第24-25页 |
2. “情节恶劣”与“告诉才处理”之间存在矛盾 | 第25-26页 |
3. 对虐待儿童的保护力度不够,缺乏威慑力 | 第26-27页 |
(三) 虐待罪的完善对策 | 第27-31页 |
1. 放宽虐待罪的主体范围 | 第27-28页 |
2. 加强司法干预,将自诉改为公诉 | 第28-29页 |
3. 对虐待儿童、老人、残疾人的从重处罚 | 第29-30页 |
4. 虐待罪的法条创新 | 第30-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