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22页 |
|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10-13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5页 |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 ·研究范畴 | 第15-16页 |
|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16-20页 |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0-22页 |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22-44页 |
| ·主要基础理论 | 第22-29页 |
| ·传播过程理论 | 第22-24页 |
| ·消费者行为决策理论 | 第24-26页 |
| ·动机理论 | 第26-29页 |
| ·在线商品评论的概念和特征 | 第29-33页 |
| ·口碑与网络口碑 | 第29-31页 |
| ·在线商品评论与网络口碑 | 第31-32页 |
| ·在线商品评论的主要形式 | 第32-33页 |
| ·在线商品评论的有用性研究 | 第33-37页 |
| ·在线商品评论对消费者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 | 第35页 |
| ·在线商品评论对商品销量的影响研究 | 第35-37页 |
| ·在线商品评论的偏差研究 | 第37-41页 |
| ·考虑消费者行为偏好的影响 | 第37-38页 |
| ·考虑网站评价机制的影响 | 第38-40页 |
| ·考虑卖家信息操纵行为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述 | 第41-44页 |
| 3 在线商品评论偏差的存在性研究 | 第44-56页 |
| ·C2C 网站在线商品评论的整体数据特征 | 第45-48页 |
| ·数据来源 | 第45页 |
| ·数据分析 | 第45-48页 |
| ·在线商品评论的实验数据特征 | 第48-54页 |
| ·实验设计 | 第48-50页 |
| ·实验结果 | 第50-52页 |
| ·讨论 | 第52-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4 消费者个体行为因素对在线商品评论偏差的影响机理研究 | 第56-70页 |
| ·在线商品评论偏差的影响因素——消费者的视角 | 第57-61页 |
| ·消费者自我选择偏差行为的影响 | 第57页 |
| ·消费者未主动评价行为的影响 | 第57-59页 |
| ·消费者评价行为趋同性的影响 | 第59-61页 |
| ·考虑消费者个体行为因素的在线商品评论模型 | 第61-66页 |
| ·符号定义 | 第61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61-66页 |
| ·影响机理分析及纠偏条件 | 第66-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5 C2C 网站评价机制对在线商品评论偏差的影响机理研究 | 第70-84页 |
| ·在线商品评论偏差的影响因素——C2C 网站的视角 | 第71-73页 |
| ·“默认好评”机制的影响 | 第71-72页 |
| ·“退货交易关闭”机制的影响 | 第72-73页 |
| ·考虑 C2C 网站评价机制影响的在线商品评论模型 | 第73-79页 |
| ·符号定义 | 第73-74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74-79页 |
| ·影响机理分析及纠偏条件 | 第79-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 6 卖家操纵评论行为对在线商品评论偏差的影响机理研究 | 第84-100页 |
| ·在线商品评论偏差的影响因素——卖家的视角 | 第85-90页 |
| ·在线商品评论随时间变化的数据特征 | 第85-87页 |
| ·卖家操纵评论行为的识别 | 第87-90页 |
| ·考虑卖家操纵评论行为的在线商品评论模型 | 第90-92页 |
| ·符号定义 | 第90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90-92页 |
| ·模型的应用及纠偏条件 | 第92-97页 |
| ·本章小结 | 第97-100页 |
| 7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100-106页 |
| ·本文的结论 | 第100-102页 |
| ·对策建议 | 第102-103页 |
| ·后续研究展望 | 第103-106页 |
| 致谢 | 第106-10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8-120页 |
| 附录 | 第120-131页 |
| A 实验调查问卷——商品评价问卷 | 第120-121页 |
| B 用于抓取数据和解析网页信息的部分程序 | 第121-131页 |
| C 已经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