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化探数据分析的找矿靶区预测--以安徽铜陵—池州地区为例
作者简介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2页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2 研究区交通位置、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 第15-18页 |
·概况 | 第16-17页 |
·地球化学景观特征 | 第17-18页 |
§1.3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8-20页 |
·勘查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铜陵-池州地区研究现状 | 第19页 |
·发展趋势 | 第19-20页 |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20-21页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22-33页 |
§2.1 区域地层及含矿性特征 | 第23-27页 |
·区域地层 | 第23-27页 |
·地层含矿性特征 | 第27页 |
§2.2 区域构造 | 第27-30页 |
§2.3 区域岩浆岩 | 第30页 |
§2.4 区域矿产 | 第30-33页 |
第三章 地球化学编图与GIS信息提取 | 第33-60页 |
§3.1 地球化学参数特征 | 第33-34页 |
·常规地球化学数据处理 | 第33页 |
·背景值及异常下限 | 第33-34页 |
§3.2 单元素地球化学图 | 第34-39页 |
·单元素地球化学图 | 第34-35页 |
·单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图 | 第35-39页 |
§3.3 多元统计分析 | 第39-44页 |
·多元统计与异常分析 | 第39-40页 |
·聚类分析 | 第40-41页 |
·因子分析 | 第41-44页 |
§3.4 多元素组合异常 | 第44-50页 |
·Pb-Zn-Ag-As-Cd组合异常 | 第45-46页 |
·Au-Bi-Hg-Sb-Sn组合异常 | 第46页 |
·Cu-Mo-W组合异常 | 第46-50页 |
§3.5 剥蚀程度图 | 第50-55页 |
·矿前晕、矿中晕和矿尾晕元素三角图 | 第51-52页 |
·矿尾晕/矿前晕、矿尾晕/矿中晕比值的等值线图 | 第52-55页 |
§3.6 GIS信息提取 | 第55-57页 |
·矿带地球化学特征 | 第55页 |
·矿田地球化学特征 | 第55-57页 |
§3.7 相似度图 | 第57-60页 |
第四章 地质-地球化学勘查模型 | 第60-64页 |
§4.1 勘查模型原理 | 第60页 |
§4.2 地质-地球化学勘查模型 | 第60-64页 |
·典型矿田地质背景 | 第60-62页 |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第62页 |
·建立勘查模型 | 第62-64页 |
第五章 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预测 | 第64-69页 |
§5.1 成矿远景区 | 第64-65页 |
§5.2 找矿靶区 | 第65-69页 |
·找矿靶区圈定准则 | 第65页 |
·找矿靶区圈定方法 | 第65-66页 |
·找矿靶区评价 | 第66页 |
·找矿靶区分级 | 第66-6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