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诗歌明清接受史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1页 |
第一章 李贺诗集在明清的流传及在选本中的载录 | 第11-29页 |
第一节 李贺诗集在明清的流传情况 | 第11-14页 |
第二节 李贺诗歌在明清唐诗选本中的载录情况 | 第14-29页 |
一、明清唐诗选本对李贺诗歌的收录情况 | 第15-21页 |
二、从入选篇目来看李贺诗歌在明清的传播与接受情况 | 第21-27页 |
三、古今李贺诗歌选择眼光之差异 | 第27-29页 |
第二章 明清时期对李贺诗歌的评价 | 第29-40页 |
第一节 明代对李贺诗歌的评价 | 第29-32页 |
一、从"诗鬼"到"诗妖" | 第29-30页 |
二、从"竞师长吉"到"大器小成" | 第30-32页 |
三、由"诗鬼"到"诗仙" | 第32页 |
第二节 清代对李贺诗歌的评价 | 第32-40页 |
一、对李贺诗歌地位的重新肯定 | 第33页 |
二、认识到李贺独树一帜的诗风 | 第33-34页 |
三、独特的视角:"后世子云" | 第34-35页 |
四、对李贺诗歌中"字""句""篇"的关注 | 第35-40页 |
第三章 李贺诗歌在明清文学创作中的接受情况 | 第40-58页 |
第一节 李贺诗歌在明清诗词创作中的接受 | 第40-48页 |
第二节 李贺诗歌与汤显祖的《牡丹亭》 | 第48-49页 |
第三节 清代杂剧《投溷中》与李贺诗歌在清代的接受 | 第49-55页 |
一、从杂剧《投溷中》看李贺故事的衍变 | 第50-51页 |
二、从杂剧《投溷中》来看桂馥对李贺诗歌的评价 | 第51-53页 |
三、杂剧《投溷中》对反面角色的塑造 | 第53-55页 |
第四节 李贺诗歌与曹雪芹的《红楼梦》 | 第55-58页 |
结语 | 第58-6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