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8页 |
§1.1 青藏高原新生代隆升及气候环境演化研究现状 | 第17-27页 |
·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升机制 | 第18-23页 |
·青藏高原隆升对不同区域气候的影响 | 第23-25页 |
·青藏高原隆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25-27页 |
§1.2 粘土矿物学古气候重建应用的研究进展 | 第27-33页 |
·粘土矿物的形成 | 第27-30页 |
·粘土矿物学在古气候重建中的应用 | 第30-33页 |
§1.3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34-35页 |
§1.5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35-38页 |
·研究思路 | 第35-37页 |
·创新点 | 第37-38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概述 | 第38-50页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第38-41页 |
§2.2 改则盆地的地质背景 | 第41-50页 |
·大地构造背景及构造单元划分 | 第41-42页 |
·新生代以来的构造特征 | 第42-46页 |
·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 第46-49页 |
·新生代以来的盆地沉积 | 第49-50页 |
第三章 改则盆地沉积物的沉积学及年代学研究 | 第50-70页 |
§3.1 剖面的分层与描述 | 第50-66页 |
·剖面地层描述 | 第51-61页 |
·剖面沉积学沉积相研究 | 第61-66页 |
§3.2 康托组地层年代的厘定 | 第66-70页 |
第四章 改则盆地沉积物的粘土矿物学研究 | 第70-89页 |
§4.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70-71页 |
·样品的采集 | 第70页 |
·样品的处理与测试 | 第70-71页 |
§4.2 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含量 | 第71-82页 |
·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种类与含量 | 第71-79页 |
·沉积物中粘土矿物含量的变化特征 | 第79-82页 |
§4.3 粘土矿物微观形貌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82-88页 |
§4.4 讨论与小结 | 第88-89页 |
第五章 改则盆地沉积物化学成分特征分析 | 第89-109页 |
§5.1 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 第89-99页 |
§5.2 改则盆地沉积物主量元素特征对古气候环境的指示 | 第99-104页 |
·主量元素组成基本特征 | 第99-102页 |
·改则盆地沉积氧化物记录的气候事件 | 第102-103页 |
·CIA指数对气候变化的指示 | 第103-104页 |
§5.3 改则盆地沉积物微量元素特征对古气候环境的指示 | 第104-105页 |
·微量元素整体特征 | 第104页 |
·古气候记录 | 第104-105页 |
·古盐度 | 第105页 |
§5.4 改则盆地沉积物稀土元素特征对古气候环境的指示 | 第105-107页 |
§5.5 讨论与小结 | 第107-109页 |
第六章 改则盆地古气候环境演化 | 第109-114页 |
§6.1 改则盆地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来源 | 第109页 |
§6.2 粘土矿物特征对古气候环境的指示 | 第109-110页 |
§6.3 沉积物化学组成特征对古气候环境的指示 | 第110-114页 |
第七章 改则盆地气候演化与邻区及全球气候变化对比 | 第114-120页 |
§7.1 青藏高原典型沉积盆地气候对比分析 | 第114-116页 |
§7.2 改则盆地古气候环境与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 | 第116-118页 |
§7.3 青藏高原隆升及全球气候变化对改则盆地气候的影响 | 第118-120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120-122页 |
致谢 | 第122-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