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艺术中的“秩序化”观念及表现形式探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图片目录 | 第7-8页 |
绪言 | 第8-17页 |
一 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二 概念界定及解析 | 第10-11页 |
三 研究范围界定 | 第11-12页 |
四 史料梳理及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5页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7页 |
第一章 天圆地方:商周艺术中空间方位秩序的确立 | 第17-41页 |
第一节 商周“空间方位”秩序观念的认知 | 第17-23页 |
一 “天圆地方”的空间秩序观 | 第19-22页 |
二 “四方”秩序观念的建立 | 第22-23页 |
第二节 “空间方位”秩序在商周艺术中的表现形式 | 第23-39页 |
一 商周城邑遗址、墓葬中的空间方位秩序 | 第23-29页 |
二 卜辞所见“四方”秩序 | 第29-35页 |
三 器物形制及纹饰中的空间方位秩序表征 | 第35-39页 |
第三节 商周艺术中的“空间方位”秩序的涵义 | 第39-41页 |
第二章 尊卑贵贱:商周艺术中社会等级秩序的表征 | 第41-61页 |
第一节 商周社会等级秩序观念的演变趋势 | 第41-46页 |
一 商代社会等级秩序观念的孕育 | 第42-44页 |
二 周人等级秩序观念的强化 | 第44-45页 |
三 商周艺术中的等级秩序 | 第45-46页 |
第二节 商周墓葬中的等级秩序 | 第46-53页 |
一 墓葬形制、结构、方向及面积的统计状况 | 第47-53页 |
二 葬式及墓葬规模 | 第53页 |
第三节 商周艺术的组合形式蕴藏的等级秩序 | 第53-59页 |
一 商周祭祀、墓葬中的器用制度及组合方式 | 第54-55页 |
二 商周乐舞、礼器乐的组合方式 | 第55-59页 |
第四节 等级秩序观念对商周艺术风格产生的影响 | 第59-61页 |
第三章 推数究理:商周艺术中神秘化的“数”秩序 | 第61-76页 |
第一节 商周“数”秩序观念的形成 | 第61-63页 |
第二节 商周艺术中具有特定意义“数”的秩序表现 | 第63-73页 |
一 天子之“数” | 第63-68页 |
二 阴阳五行之“数” | 第68-73页 |
第三节 商周商周艺术中“数”秩序观表达的涵义 | 第73-76页 |
结语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图片来源 | 第83-85页 |
附录一:殷墟中小型墓葬墓室面积与比照表 | 第85-87页 |
附录二:青铜容器组合形式对照表 | 第87-93页 |
附录三:殷墟墓葬礼乐器组合形式统计一览 | 第93-96页 |
附录四:仅出编铙的商代墓葬资料一览表 | 第96-98页 |
附录五:商周卜甲灼刻痕迹分布举例 | 第98-100页 |
附件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