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2页 |
第一章 人物表情略说 | 第12-15页 |
·绘画中人物的“有表情”表情 | 第12-13页 |
·绘画中人物的“无表情”表情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无表情”表情产生的渊源 | 第15-23页 |
·古代工笔人物画无表情状态概述 | 第15-19页 |
·古代工笔人物画“无表情”表情产生的人文渊源 | 第19-21页 |
·古代工笔人物画的“无表情”表情对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的影响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无表情”表情在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审美倾向性 | 第23-34页 |
·偏写实造型创作中的“无表情”表情 | 第23-27页 |
·纯静庄重型,以何家英作品为例 | 第23-25页 |
·清新自然型,以罗寒蕾作品为例 | 第25-26页 |
·俊朗英气型,以王冠军作品为例 | 第26-27页 |
·出神画外型,以李乃蔚作品为例 | 第27页 |
·偏意象造型创作中的“无表情”表情 | 第27-34页 |
·庄严肃穆型,以唐勇力作品为例 | 第27-29页 |
·古意文气型,以徐乐乐作品为例 | 第29页 |
·忧郁伤感型,以陈子的作品为例 | 第29-31页 |
·冷漠游离型,以张见的作品为例 | 第31-32页 |
·时尚洋气型,以庄道静作品为例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无表情”表情在当代工笔人物画中普遍存在的原因 | 第34-38页 |
·艺术时代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课堂写生对人物面部表情多样性的限制 | 第35-37页 |
·画面本身的和谐需求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当代工笔人物画无表情状态的审美心理学分析 | 第38-42页 |
·创作者主观情感的表达 | 第38-40页 |
·艺术接受者的认知认同感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附录A:硕士期间科研工作情况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