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符号说明 | 第9-13页 |
1 绪论 | 第13-29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我国小城镇生活污水的特点及污染现状 | 第13页 |
·课题来源及意义 | 第13-14页 |
·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生物处理技术 | 第14-15页 |
·稳定塘处理技术 | 第15-16页 |
·土地处理技术 | 第16-17页 |
·生物-生态组合工艺 | 第17页 |
·水解酸化处理技术概述 | 第17-20页 |
·水解酸化的概念及特点 | 第17-18页 |
·水解酸化的基本原理 | 第18页 |
·水解酸化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影响水解酸化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 | 第19-20页 |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概述 | 第20-26页 |
·人工湿地的概念及类型 | 第20-21页 |
·人工湿地的净化机理 | 第21-23页 |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影响人工湿地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 | 第24-25页 |
·人工湿地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6-28页 |
·研究目的 | 第26页 |
·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8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8-29页 |
2 试验部分 | 第29-39页 |
·试验系统的构建 | 第29-32页 |
·水解酸化反应器的构建 | 第29-30页 |
·阶梯式波形潜流人工湿地反应器的构建 | 第30-32页 |
·试验工艺流程 | 第32-33页 |
·试验内容 | 第33-37页 |
·水解酸化预处理生活污水试验 | 第33-34页 |
·人工湿地系统处理生活污水试验 | 第34-35页 |
·人工湿地系统曝气试验 | 第35页 |
·水解酸化-阶梯式波形潜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试验 | 第35-36页 |
·不同湿地植物室内静态水培试验 | 第36-37页 |
·水质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 第37页 |
·试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7-39页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58页 |
·水解酸化预处理生活污水效果分析 | 第39-44页 |
·水力停留时间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 第39-40页 |
·有机负荷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0-41页 |
·最佳工艺条件下连续运行时的处理效果 | 第41-44页 |
·本节小结 | 第44页 |
·人工湿地系统处理生活污水效果分析 | 第44-49页 |
·水力负荷对湿地系统处理 COD_(Cr)的影响 | 第44-45页 |
·水力负荷对湿地系统处理 NH~(4+)-N 的影响 | 第45-46页 |
·水力负荷对湿地系统处理 TP 的影响 | 第46-47页 |
·最佳水力负荷的确定分析 | 第47-48页 |
·本节小结 | 第48-49页 |
·曝气前后人工湿地系统处理生活污水效果分析 | 第49-51页 |
·曝气前后湿地系统对 COD_(Cr)的去除效果 | 第49-50页 |
·曝气前后湿地系统对 NH~(4+)-N 的去除效果 | 第50页 |
·曝气前后湿地系统对 TP 的去除效果 | 第50-51页 |
·本节小结 | 第51页 |
·水解酸化-阶梯式波形潜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效果分析 | 第51-54页 |
·组合工艺连续运行时对 COD_(Cr)的去除效果 | 第51-52页 |
·组合工艺连续运行时对 NH~(4+)-N 的去除效果 | 第52-53页 |
·组合工艺连续运行时对 TP 的去除效果 | 第53页 |
·本节小结 | 第53-54页 |
·不同湿地植物净化生活污水效果分析 | 第54-58页 |
·不同湿地植物对 COD_(Cr)的净化效果 | 第54-55页 |
·不同湿地植物对 NH~(4+)-N 的净化效果 | 第55-56页 |
·不同湿地植物对 TP 的净化效果 | 第56页 |
·本节小结 | 第56-58页 |
4 结论与建议 | 第58-61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建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附录 A | 第69-70页 |
附录 B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