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两个代理盲签名方案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引言 | 第7页 |
·无证书密码体制 | 第7-8页 |
·数字签名的相关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代理盲签名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论文的章节安排和主要成果 | 第10-11页 |
2 预备知识 | 第11-13页 |
·双线性映射 | 第11页 |
·循环加群上的几个密码学问题 | 第11-12页 |
·Hash 函数 | 第12-13页 |
3 基于离散对数的代理盲签名方案 | 第13-21页 |
·对 HSQ 方案的简单回顾 | 第13-14页 |
·对 HSQ 方案的攻击 | 第14-15页 |
·基于离散对数的代理盲签名方案 | 第15-17页 |
·系统参数生成算法 | 第16页 |
·代理授权阶段 | 第16页 |
·代理盲签名盲化阶段 | 第16-17页 |
·代理盲签名提取阶段 | 第17页 |
·代理盲签名验证阶段 | 第17页 |
·新方案的安全性分析 | 第17-21页 |
4 无证书代理盲签名方案 | 第21-29页 |
·引言 | 第21页 |
·对GGLZ代理盲签名方案回顾 | 第21-22页 |
·对GGLZ方案的攻击 | 第22-25页 |
·无证书代理盲签名方案 | 第25-27页 |
·系统参数生成算法 | 第25页 |
·用户部分私钥生成算法 | 第25-26页 |
·用户密钥生成算法 | 第26页 |
·代理密钥生成算法 | 第26页 |
·代理盲签名的生成算法 | 第26-27页 |
·代理盲签名的验证算法 | 第27页 |
·对新方案的安全性和效率分析 | 第27-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34-35页 |
后记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