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论文

集资诈骗犯罪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绪论第9-12页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9页
 二、 国内外集资诈骗犯罪研究的现状第9-10页
 三、 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0-12页
第一章 集资诈骗犯罪概述第12-21页
 一、 集资诈骗犯罪的概念和特征第12-14页
  (一) 集资诈骗犯罪的概念第12-13页
  (二) 集资诈骗犯罪的特征第13-14页
 二、 集资诈骗犯罪的演变第14-21页
  (一) 国外集资诈骗犯罪的演变第14-16页
  (二) 国内集资诈骗犯罪的演变第16-21页
第二章 我国集资诈骗犯罪状况第21-33页
 一、 犯罪人特点统计分析第21-23页
  (一) 犯罪人人数统计分析第21-22页
  (二) 犯罪人犯罪伴生性统计分析第22-23页
 二、 犯罪人时空特征统计分析第23-27页
  (一) 犯罪地域统计分析第23-24页
  (二) 犯罪起始时间统计分析第24-25页
  (三) 犯罪持续时间统计分析第25-27页
 三、 犯罪危害统计分析第27-31页
  (一) 受害人数统计分析第27-28页
  (二) 犯罪数额、犯罪受害损失及其对比统计分析第28-31页
 四、 犯罪行为模式分析第31-33页
  (一) 犯罪行为模式归纳第31-32页
  (二) 犯罪行为模式一般结构第32-33页
第三章 集资诈骗犯罪原因第33-41页
 一、 西方犯罪原因理论派别第33-37页
  (一) 西方犯罪原因理论派别简介第33-35页
  (二) 西方犯罪原因论的思考第35-37页
 二、 犯罪原因的社会因素第37-39页
  (一) 集资诈骗犯罪的标签性第37-38页
  (二) 犯罪人严酷的融资环境第38-39页
 三、 犯罪被害人的因素第39-41页
  (一) 被害人风险防范意识欠缺第39-40页
  (二) 投资需求与投资渠道欠缺的矛盾第40-41页
第四章 集资诈骗犯罪对策第41-49页
 一、 民间融资法治化第41-44页
  (一) 制定民间借贷法规第42-43页
  (二) 规范民间融资利率、信用体系及保险保障第43-44页
 二、 加强集资诈骗犯罪的惩戒第44页
  (一) 提高执法能力,加大打击力度第44页
  (二) 加强配合,提高处置能力第44页
 三、 建立集资诈骗犯罪被害人持续受害预防机制第44-46页
  (一) 积极追缴犯罪人非法集资款项第45页
  (二) 建立政府承担集资犯罪受害人补偿制度第45-46页
 四、 构建行刑相衔接一体化的犯罪预防治理体系第46-49页
  (一) 行刑一体化的理论基础第46-48页
  (二) 行刑一体化的行刑分工第48-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附表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虐待罪的立法完善研究
下一篇:入户盗窃若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