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小康社会建成语境下的政治信任建构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绪论第7-17页
 一、 研究意义第7-8页
 二、 研究现状第8-9页
 三、 研究框架第9-10页
 四、 相关理论研究第10-17页
  (一) 相关概念阐释第10-11页
   1. 政治信任第10-11页
   2. 小康社会第11页
  (二) 相关理论基础第11-17页
   1. 政治信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第12-13页
   2. 政治信任的西方政治学理论基础第13-17页
第一章 当代中国政治信任的现状第17-25页
 一、 当代中国政治信任现状分析第17-22页
  (一) 当代中国政治信任现状的表现第18-19页
  (二) 当代中国政治信任现状的特征第19-22页
   1. 从形态上看,当代政治信任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第19-20页
   2. 从结构上看,当代政治信任差异化显著第20-21页
   3. 从表达上看,当代政治不信任表达方式多样第21页
   4. 从效能上看,当代政治信任流失严重第21-22页
 二、 当代中国政治信任现状的理性认识第22-25页
  (一) 当代中国政治信任现状的负效应第22-23页
  (二) 当代中国政治信任现状的正效应第23-25页
第二章 当代中国政治信任流失原因分析第25-35页
 一、 从政治信任本身看政治信任的流失第25-27页
  (一) 政治权力防范是政治信任流失的内在必然性因素第25-26页
  (二) 政治民主化是政治信任流失的外在发展性因素第26-27页
 二、 从当代中国现状看政治信任的流失第27-35页
  (一) 经济利益格局失衡,社会阶层固化第27-29页
  (二) 权力监督体系缺陷,权力寻租扩大第29-30页
  (三) 制度有效性弱,潜规则盛行第30-31页
  (四) 清官思想留存,机会主义行为模式第31-32页
  (五) 大众文化兴起,不信任传染性强第32-35页
第三章 政治信任与小康社会的建成第35-42页
 一、 政治信任与小康社会的建成第35-39页
  (一) 政治信任适应小康社会建成的需要第35-38页
   1. 政治信任有助于凝聚共识,增强政治合法性第36-37页
   2. 政治信任有助于政策执行,提升政治绩效第37页
   3. 政治信任有助于实现社会稳定,维护社会秩序第37-38页
  (二) 政治信任推动小康社会的发展第38页
  (三) 政治信任是小康社会建设的价值尺度第38-39页
 二、 小康社会建成与政治信任建构第39-42页
  (一) 小康社会建成中政治体制转变为政治信任建构让渡成长空间第39-40页
  (二) 小康社会建成中政府职能转变为政治信任建构创设现实可能第40-41页
  (三) 小康社会建成中现代公民成长为政治信任建构提供力量保证第41-42页
第四章 小康社会建成语境下提升政治信任的路径第42-55页
 一、 转变发展理念,落实以人为本第43-44页
 二、 构建利益均衡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第44-46页
  (一) 改革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第44-45页
  (二) 增强政治自主性,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第45-46页
  (三) 疏通利益诉求渠道,健全政治参与机制第46页
 三、 健全权力监督体系,规范权力运作第46-49页
  (一) 科学设计权力监督体系,严格制度监督力量第47页
  (二) 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权力运行法治化第47-48页
  (三) 简政放权,构建有限政府模式第48-49页
 四、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塑造政府形象第49-51页
 五、 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培育公共精神第51-52页
 六、 建设社会信任,营造信任环境第52-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个人简历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居家养老的城乡差异与统筹发展--以江西省为例
下一篇:建国初期国家形象的构建研究(1949-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