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信托、信贷法论文

论我国推定信托制度的构建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3页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页
 (二) 文献综述第9-11页
  1. 国内有关推定信托的研究第9-10页
  2. 国外有关推定信托的研究第10-11页
 (三)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11-13页
  1. 研究思路第11页
  2. 研究方法第11-13页
一、推定信托制度的概述第13-20页
 (一) 推定信托的概述第13页
 (二) 推定信托的产生第13-16页
  1. 受信任人取得的利益未被授权第13-14页
  2. 信托的陌生人或第三人第14-15页
  3. 其他产生推定信托的情形第15-16页
 (三) 推定信托的构成要件第16-17页
  1. 依据法律规定产生第16页
  2. 可辨认信托财产的存在第16页
  3. 信托关系或信任关系的存在第16-17页
  4. 能够防止不当得利的发生第17页
 (四) 推定信托的特点第17-20页
  1. 推定信托与归复信托的区别与联系第17-18页
  2. 推定信托与明示信托的区别与联系第18页
  3. 推定信托与衡平法追踪的区别与联系第18-20页
二、推定信托制度的比较法研究第20-23页
 (一) 英国推定信托——实体性制度第20-21页
 (二) 美国推定信托——救济性制度第21页
 (三) 结论:推定信托应当为实体性制度第21-23页
三、推定信托制度移植我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第23-36页
 (一) 我国移植推定信托之必要性分析第23-31页
  1. 推定信托的引入是国有企业财产权问题的需要第23-24页
  2. 推定信托的引入是司法实践的需要第24-27页
  3. 推定信托的引入是完善现有法律制度的需要第27-31页
 (二) 推定信托制度移植我国之可行性分析第31-36页
  1. 打破“双重所有权”的束缚第33页
  2. 物权和债权界限的模糊为推定信托的引入创造条件第33-34页
  3. 物权债权二元化规定为推定信托的引入奠定基础第34-36页
四、我国推定信托制度构建的基本设想第36-46页
 (一) 我国立法层面类似推定信托的规定第36-39页
  1. 我国民法上与推定信托相类似的规定第36页
  2. 我国商法上与推定信托相类似的规定第36-38页
  3. 我国婚姻法上与推定信托相类似的规定第38页
  4. 我国诉讼法上与推定信托相类似的规定第38-39页
 (二) 我国推定信托制度的具体构建第39-46页
  1. 构建的基本思路第39-40页
  2. 推定信托的类型化分析及法律规则构建第40-42页
  3. 立法路径之一:最高人民法院出台推定信托的司法解释第42-43页
  4. 立法路径之二:在现行信托法中加入有关推定信托的表述第43-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票据抗辩法律制度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完善--以奇虎360系列诉讼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