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原饮加减治疗湿热型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观察
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临床研究 | 第10-16页 |
1.临床试验研究 | 第10-14页 |
·一般情况 | 第10-11页 |
·诊断标准 | 第11-12页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1-12页 |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 第12页 |
·纳入标准 | 第12页 |
·排除标准 | 第12页 |
·终止和撤除临床实验的标准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药物及给药方法 | 第13页 |
·观察项目及方法 | 第13页 |
·安全性检测 | 第13页 |
·制作观察表 | 第13-14页 |
·数据的管理及统计方法 | 第14页 |
·疗效判定标准 | 第1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4-16页 |
·退热疗效 | 第14页 |
·退热起效时间 | 第14-15页 |
·KPS 评分 | 第15页 |
·安全指标检查 | 第15页 |
·不良反应 | 第15-16页 |
讨论 | 第16-24页 |
1 祖国医学对肿瘤患者发热的认识 | 第16-18页 |
·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6页 |
·治疗的认识 | 第16-17页 |
·预后的认识 | 第17-18页 |
2 选题依据与思路 | 第18-20页 |
3 方药组成与方药分析 | 第20-21页 |
·方药组成 | 第20页 |
·功用 | 第20页 |
·方解及用药特色 | 第20-21页 |
·现代药理研究 | 第21页 |
4 结果分析 | 第21-24页 |
结论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7页 |
综述 | 第27-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附录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详细摘要 | 第38-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