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

生态旅游对白马雪山滇金丝猴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前言第11-13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页
   ·研究内容第12-13页
     ·研究思路第12页
     ·研究内容第12-13页
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3-19页
   ·研究现状第13-17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问题与展望第17-19页
3 研究地概况第19-22页
   ·自然概况第19-21页
     ·地理位置第19-20页
     ·地质地貌第20页
     ·水文气候第20页
     ·土壤植被第20页
     ·保护对象第20-21页
   ·研究地旅游开展情况第21-22页
     ·旅游开展地的概况第21页
     ·旅游开展现状第21-22页
4 研究方法第22-28页
   ·研究对象第22页
   ·研究对象的划分标准第22-23页
   ·区分家庭的方法第23-24页
     ·家庭单元的区分第23页
     ·目标家庭的选定第23-24页
   ·观察方法第24-25页
     ·随机观察法第24页
     ·焦点动物观察法第24-25页
     ·观察时间第25页
   ·影响因子第25-26页
     ·自然地理因子第25页
     ·人文地理因子第25-26页
     ·人工投食第26页
     ·游客密度第26页
     ·接近距离第26页
     ·滇金丝猴行为的活动时间分配第26页
   ·数据收集和处理第26-28页
     ·数据收集第26-27页
     ·数据处理第27-28页
5 结果与分析第28-56页
   ·社区居民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第28-36页
     ·社区基本情况第28-30页
     ·社区旅游参与情况第30-31页
     ·社区资源利用现状第31-32页
     ·社区资源利用和旅游参与中的问题第32-35页
     ·讨论第35-36页
   ·保护区游客生态意识调查分析第36-44页
     ·游客量及其季节性第37-38页
     ·游客生态意识产生的背景第38-41页
     ·游客的生态保护意识和行为特征第41-43页
     ·讨论第43-44页
   ·旅游活动对滇金丝猴影响的研究第44-56页
     ·旅游对滇金丝猴食性的影响第45页
     ·旅游活动对滇金丝猴行为的影响第45-53页
     ·讨论第53-56页
6 结论第56-59页
   ·主要结论第56-57页
   ·保护建议与措施第57页
   ·研究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附录Ⅰ第64-66页
附录Ⅱ第66-67页
个人简介第67-68页
导师简介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滇西北高原湿地湖滨带优势植物固碳潜力对比研究
下一篇:金安桥水电站弃渣场植被恢复的限制因子研究